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96篇
社会学   2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概念通过融合马克思、弗洛伊德、阿尔都塞等人的思想资源,指出意识形态根本上体现了一种基于生活关系的实践意义,其实践性表现为幻象生成的机制与对社会现实的象征形式,揭示出了意识形态概念自诞生以来逐渐由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进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各个角落与主体的塑形之中。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医学家佛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人的无意识行为和言语去分析他的人格结构和造成某种行为的原因。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是一个成功人士,但是作为教育家的李阳却爆出了家暴的丑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为什么一个致力于教育的成功人士却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如此粗暴呢?笔者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诠释小说《蝇王》中的主要人物,这场"我"演绎,以超我的牺牲、自我的败北、和本我的得胜为基本发展路线,虽然结尾峰回逆转,但是它凸显了社会文明的脆弱和原始野蛮的强劲,这个貌似儿童世界的神话与二十世纪上半叶成人世界刀光剑影的现实遥相呼应,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保持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中进行的,本我膨胀,超我泯灭,自我也将消亡。  相似文献   
14.
《老无所依》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作为主人公之一的莫斯出于对金钱的贪欲而惹祸上身,因欲望而不断地经历痛苦和恐惧。他的遭遇代表着人类的普遍欲望,人物的结局给人很多的启示。本文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入手,深入探究莫斯悲剧的根源所在,旨在揭示人物悲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解读曹禺作品《雷雨》中的人物蘩漪。结合蘩漪三个重要人生阶段,分析她从天真的女孩到最后对所有周围的人满怀仇恨的心路历程,揭示出蘩漪的变化实际上是她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冲突导致本我满足无法实现的结果,最终导致她个人悲惨的命运,反映了人性的解放和人类无意识的显露。  相似文献   
16.
列维-斯特劳斯是二战以后国际公认的最有权威和地位的结构主义大师和人类学家,也是整个西方结构主义思潮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结构主义之父”,其结构主义的思想是在吸收结构语言学、精神分析理论等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理论基础上,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主要体现为对“无意识结构”的建构,而在方法上则主要体现为一种以“共时性研究”为主的研究特色。这种研究特色在对亲属关系、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略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其基础理论包括无意识与心理结构学说、泛性欲说、梦的学说三个方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核心是“无意识”理论,这一理论对20世纪的作家、批评家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问题为本”与“能力为本”这两个词,在我工作过的机构里不知经过了多少次交锋,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也同样波澜起伏。社会工作的确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生的,它最早曾被用于解决工人酗酒问题,进而引申到解决其家庭关系问题。社工理论大家里士满(Mary Richmond)便是社会工作“问题为本”的鼻祖,其《社会诊断》一书开启了借助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先河。随后由此引入和生发的精神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卡伦?霍尼(karen Horney,1885-1952)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是新佛洛依德派的代表,她批判地继承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文化背景和人的潜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析批评话语在文学研究中呈历时性发展线索,表现为五个方面的精神分析批评话语的研究重心在文学要素中的转移及相关批评策略:以作者创作心理为对象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彼得·布鲁克斯的叙事情节;哈罗德·布鲁姆的后结构主义文本互文性分析;精神分裂分析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