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93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管理学   2772篇
劳动科学   279篇
民族学   508篇
人才学   690篇
人口学   217篇
丛书文集   6749篇
理论方法论   2155篇
综合类   11933篇
社会学   2534篇
统计学   401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585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550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729篇
  2014年   2048篇
  2013年   1648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2036篇
  2010年   1855篇
  2009年   1884篇
  2008年   2406篇
  2007年   1625篇
  2006年   1420篇
  2005年   1367篇
  2004年   1422篇
  2003年   1320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555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大学生思想教育途径刍议@何开奇$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重庆400067~~  相似文献   
9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对儒学的传统价值进行当代性阐释。在对儒学的多向度当代阐述中,主体性向度包括"人能群"的整体性、"心即理"的能动性、知与行的统一性、"其身正"的示范性等;价值论向度包括"仁"本思想的推陈出新、民本思想的不断深化、明德至善的不懈追求、重义轻利的有效调节等;民族精神向度包括"生生不息"与"刚健有为"的担纲意识、和平稳定与富强统一的安邦方略、"以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等;时代精神向度包括平均无贫的公正理念、存理灭欲的积极意义、关注人本的务实精神、继往开来的创新思路等。  相似文献   
93.
蒋晶  王琳 《天府新论》2004,(Z2):232-233
五四时期文化的巨大变迁,新质与旧质的交替更迭,让乡土作家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两难一方面,他们作为时代的启蒙者,肩负着理性评判乡土的使命;另一方面,受乡情的羁绊,他们冷峻的批判笔调下又时常透露出绵绵暖意、浓浓乡思.  相似文献   
94.
美之所以被人所感知,是因为存在着吸引人的精神的品质.即没有与精神同质的观念,那物质就不美.梅花拥有吸引诗人山上忆良的精神的品质.这就是梅花所拥有的傲然风骨这一美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5.
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主体的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96.
9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社会,而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着严重的理性缺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弘扬理性精神。要通过加强对国民理性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理性精神的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8.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经过激烈讨论,与会专家取得基本共识,倡导中国新诗二次革命,推动华文诗歌全球整合,推进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和现代诗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99.
现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建构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因子,我们却迟迟未能将这种文化精华转化为中华民族的企业家精神。这里既有历史上轻商、抑商等局部文化的束缚,也有制度缺陷的制约。审视国内当代企业家的生存环境,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孕育出崭新时代的企业家伦理:修身、兴企、报国、富天下。要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为中华民族企业家精神的弘扬营造厚实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0.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就是消费者。因此,作文应心中有读者,就是要虑及读者阅读心理,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在写作时,不妨“扪心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