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6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25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1228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1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42.
43.
孙国润 《城市》2012,(11):77-79
一、工程概况蓟县发电厂工程是我国重点工程项目,其中的翻转机房工程是发电厂输煤系统的始端,由天津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翻转机房工程位于蓟县县城以东5公里、翠屏湖以南3公里处,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60平方米,系六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总造价1074万元。(一)工程基础情况翻转机房工程的基础最大埋深为13.46米,  相似文献   
44.
28年前,在《野火集》序言里,龙应台说:“写了《野火集》的代价大概是:这一辈子不会有人请我‘学而优则仕’出来做官了。”有趣的是,历史不理会她的预言,事实上不仅有人请她出来做官,而且不是一次,是两次,官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45.
明人李开先所著的《闲居集》对明代中后期士农阶层的城乡认知及社会状况都有所记录,对研究明代中后期的城乡关系大有帮助。李开先罢官归家后,长期城居,虽然他时常表达出对城市喧闹、忙碌生活的不满和对乡居生活的向往,但始终将乡居生活作为城居生活的补充。《村女谣》中的"红娥女",则直接表达对乡居生活的不满。李开先的城居与"红娥女"的抱怨,都反映出时人对"城乡差异"的认知。这一认知的形成,则与嘉靖朝社会治安恶化与赋役不均相关。  相似文献   
46.
沈亚之是中晚唐时期以撰传奇而闻名的文士,其亲属在宪宗时期与皇室、李弼家族、郭子仪家族及京兆韦氏关系尤为密切。《沈下贤集》是作者的一部游记体文集。此文集多记述其所到之处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多为作者的亲身经历,可以利用这部文集对宪宗朝的沈氏家族进行研究,籍以管窥晚唐之时政。  相似文献   
47.
时间是贼     
Someone once wrote, "Time is a thief'." Truer words were never spoken. Aging accrues many benefits as well as quite a few drawbacks. As the world begins to make a bit more sense, even in its randomness, the body slowly betrays, lets us down. On the plus side, our minds and spirits reach a point of coalescing, the patchwork quilt of life becoming one integrated piece rather than many disparate patches.  相似文献   
48.
《祖堂集》中的"且置"式问句是一种含有处置义的句式,把不易或不必处理的问题转换为当下相关的问题提出,具有两种语用功能:一是起到化难为易作用;一是起到换位思考作用。该句式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文献,成熟于五代,禅宗口语问答的语用环境是"且置"式形成的主要动因,线性增量原则是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9.
苏过,苏轼少子。二十二岁前,随苏轼宦游南北,二十三岁至三十岁间,侍父贬流惠州、海南。三十一岁至四十二岁前,随叔父苏辙闲居颍昌。四十二岁后或仕或黜,五十二岁时暴疾于路途。苏轼三子中,苏过文学成就最高,由清人辑佚而传世的苏过《斜川集》,诸体皆备,无不文采飞扬,才气纵横。其原因是苏过长期随父亲辗转流徙,多承过庭之训,全才父亲的悉心教导加上自身的勤奋以及那传奇般的经历成就了他的"能文"。  相似文献   
50.
宋时业已散亡的《支遁集》,至明代复被辑佚。明人辑本以钞本或刊本形式流布,并形成两个系统:一为二卷本《支遁集》,以都穆藏明钞本为早,稍后有杨仪七桧山房嘉靖乙未钞本,杨钞本为其后明代诸钞本和清代诸刻本的祖本;二为一卷本《支道林集》,以嘉靖十九年皇甫涍辑刊本为早,明末吴家騆将皇甫涍辑《支道林集》与史玄辑《支道林外集》合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