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3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8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898篇
社会学   293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优秀家风所包含的家庭观念、社会观念、国家观念,来源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层面的理念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家庭教育传承优秀家风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而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而学习和传承革命年代遗留下来的红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利用红色资源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出红色资源的价值,使红色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3.
《江西社会科学》2016,(9):223-228
城市形象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经济实力、景观环境和人文精神,她是一座城市在发展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许多城市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个拥有良好形象的城市首先能使自己的市民获得共鸣和价值认同,然后能以这独特的魅力吸引各方目光并最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南昌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通过对南昌已有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其他城市形象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探讨构建和传播红色文化特色下的南昌城市形象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4.
红色资源产业化是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有效接合点,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的"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海西地区红色资源数量多、品质高,经济价值潜力巨大。通过SWOT法分析海西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海西红色文化产业化的主要原则是科学开发、创新开发与整合开发。主要途径包括改进传统红色旅游开发;发展红色影视产业开发;积极打造红色经济品牌以及开发红色动漫、红色短信等产业化新路径。  相似文献   
75.
孙云龙  姜仲秋 《人才瞭望》2016,(14):232-233
红色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革命精神,蕴涵着经过血与火洗礼过的优质德育教育资源,具有时代价值.肩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将其精神融入到德育教育课程建设当中,结合高职学生特有的文化认同心理机制、学习特点等,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广为接受的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教学、到地方红色旅游景点内开展实践性教学、结合地方红色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以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指导学生创建红色社团推动合作型学习,最终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到达德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6.
木艳  孙云龙 《人才瞭望》2016,(16):45-46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近年来被高校广泛采用,开展德育教育.如何利用以爱国爱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为基本内容的红色资源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以及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等为内涵的工匠精神,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高职院校的一个时代课题.以淮安四所公办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地方红色资源校园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要深刻认识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着力提炼红色资源的教育内涵、大力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全面建设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在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7.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能够让青少年了解祖辈的奋斗历程,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的精神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将对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简述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青少年红色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8.
方兴未艾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从革命文化到红色文化的概念转换,这一概念转换以及与当下社会语境的关联,是当前文化研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学术现象,但学界对之探究甚少。这里尝试构建适应红色文化研究的概念逻辑,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对革命文化向红色文化的概念转换加以研究。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都是以革命为主导理念的文化形态;但红色文化同时还是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这一概念转换是在重新认识革命与革命文化的时代语境下发生的,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产业开发,是红色文化兴起的主要契机,凸显了当前社会对革命文化的资源属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后革命时代境遇下革命话语的转型。  相似文献   
79.
<正>彭增文简介彭增文,1951年生,斋号"皖石斋"。高级美术师。现任中国红色文化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三百书画研究院国画高级画师,中国民族国画院特邀画家,中央九三学社书画院画家,河北国画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客座教授,河北省美协人物画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美协山水画研究会秘书长,石家庄市美术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评委,石家庄市美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80.
刘东 《城市》2013,(5):65-67
上海世博园中被喻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作为世博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场馆,被每一位关注世博会的人深深记在心中,这是因为除了它那巍峨的造型引人注目,它那醒目的"中国红"外衣是整个建筑设计乃至整个世博园的亮点。本文通过对"中国红"名称的探源以及中国人的红色情结来分析"中国红"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东方之冠"外衣颜色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