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7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350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935篇
理论方法论   583篇
综合类   3080篇
社会学   736篇
统计学   7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新城市社会学理论的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分析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是一个新的视域。转型时期我国当代城市的空间生产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为资本、技术——工业理性刺激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出现环境污染、建设破坏、文化破坏等社会问题,城市空间的生产是不同社会群体对空间的角逐过程和结果,反映着政府、公共领域与个人的边界。城市空间的生产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的生产。  相似文献   
72.
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两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如此巨大,代价是如此沉重,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是如此复杂,对比是如此鲜明,应对并不容易.中国社会不仅进步和代价反差鲜明,而且社会代价、社会问题,又有自己非常明显的特点.这就是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一下子出现在面前,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难度.无论是对中国社会巨大的进步,还是对它的沉重代价,国际社会都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对许多外国人和不少西方理论来说,中国社会成了一个无法准确判断的"测不准"的社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一直低估中国社会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中国社会这种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突出地表现在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上:第一,它有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第二,它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第三,它有无可替代的社会领导核心力量.这三者是中国社会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73.
文学经典是对宗教一政治语境中的"经典"的一种移用,但文学经典因移用而来的神圣化之原初语义遭遇了当代祛魅,由此嬗生的"经典消亡"论,其实质在于对文学价值的怀疑或搁置.祛魅的文学经典不再神圣,但却将作为价值基准而持续在场,因此经典并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74.
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2004年发起,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召开一次年会.2008年第五届年会由湖南科技大学主办,湖南省历史学会、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协办,于4月4日至6日在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举行,会议主题为湖南灾害史与社会经济发展,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史学工作者以及国家地震局、气象局、水利部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54篇.  相似文献   
75.
电影《通天塔》讲述了一个有关冲突和隔阂的故事,本文试图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来诠释影片中的文化冲突。从共时性的文化冲突出发,文章首先分析了影片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冲突何以发生,其次在承认文化异质性基础上道明了国家间的文化冲突并揭示其实质,再次结合"文明冲突论"讨论了文化冲突的一种隐性形式:宗教冲突。  相似文献   
76.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政治界所关注的依然是那个尚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使中国走上一条国强民富的现代化道路。围绕着这个问题,从理论上的探讨到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呈现的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着重讨论农村问题,特别是在抗战以前,由“深入民间”逐步汇聚成的“乡村建设”运动。 从社会学研究与应用的角度来看,中国农村是一片广阔而尚未开垦过的田地。要研究中国平民的生活,一定要研究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的生活;要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农村问题。于是,正像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将都市作为社会学的实验室一样,乡村成了中国社会学研究、应用的实验室。以杨开道为首的近代中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77.
78.
中国历史悠久,各种人才智慧的学说纷呈,而人才智慧的典范更是举不胜举。中国是一个智慧大成的民族,人才智慧的经典案例,让人拍案叫绝,下面精选几例,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79.
张志 《决策咨询通讯》2008,(5):55-56,73
自然灾难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应主动做好应对灾害的各种准备,包括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生产专门的救援工具、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等。  相似文献   
80.
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社会学的视野中,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形式,城市人也因此具有了特定的社会特性,如天生的异质性、在人工环境中生存、高密度聚居、角色及个性的功能化、行为的理性约束、人际交往的实利性与自主性、较强的时效观念、文化的传承性以及在信息包围中生存等.城市人的这些社会特性成为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和谐城市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