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的就业压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2.
《经营管理者》2011,(6):10-11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按照《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即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3.
打造我国资本市场的"产权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对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城市目标定位的确认,凸显了天津在中国未来经济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为天津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赋予了天津在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更加深远的历史责任.而要使天津尽快形成与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经济构架,推进天津产权市场的发展与创新,打造成中国资本市场的"产权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敏  刘嗣明 《城市》2007,(12):18-21
近年来,总部经济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区域经济的亮点。武汉。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也采取了种种发展总部经济的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激烈的总部经济竞争中.武汉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无论是在资本、技术、人才方面,还是在城市辐射力方面均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在长江三角洲中主导功能定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它区位适中 ,自然条件优越 ,经济富裕 ,发展水平较高 ,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居重要地位。长三角的 15个市中 ,地域相连 ,经济相融 ,文化相近 ,联系紧密 ,自成体系 ,但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主导功能。据分析 ,南京在长三角中拥有八大主导功能 :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历史文化名城与著名古都、文化教育基地、人才密集高地、科技研究基地、旅游胜地和长江流域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策  郭淑芬 《齐鲁学刊》2003,(5):108-111
大学与所在的区域彼此相依,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大学显著地影响着所在区域产业的结构、竞争优势、发展形式与发展战略以及本区域的发展远景。大学也往往通过介入或影响在本区域发展的产业群而获得更快发展。因此,大学融入区域产业群,既是一种世界性趋势,也是我国高校走向经济中心的一种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的情况,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轴线带能量最大化"模型的实证分析,证明在先发性增长极辐射范围下的落后地区受到增长极地区回波效应的影响,而难以在该目标区域找到理论上建立区域经济中心的最优点;并以此出发给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营管理者》2011,(7):10-11
6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依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0,(42):38-39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经济总量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  相似文献   
20.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03,23(4):99-105
两宋定都涉及中国经济中心东移和东南移。首都与经济中心位移的总变化轨迹反映出:从西北到华北,到东南,再到华北。由此思考3个方面的问题。(1)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从财政货币政策有助于中原地区发展经济角度理解王安石变法;宋代土地政策推动了货币经济在社会中的普及进程。(2)西北地区与东南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具体差别从自然、经济、人的因素等不同角度反映出来。(3)设想经济中心移动问题的研究思路,可以借鉴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有关地区经济发展要素流动问题应当做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