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3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6120篇
劳动科学   428篇
民族学   504篇
人才学   722篇
人口学   742篇
丛书文集   3233篇
理论方法论   745篇
综合类   5800篇
社会学   1928篇
统计学   310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721篇
  2013年   1154篇
  2012年   1500篇
  2011年   2064篇
  2010年   1903篇
  2009年   1802篇
  2008年   2308篇
  2007年   1477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1179篇
  2004年   835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924篇
  2001年   890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未来上海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如何注入更多的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也许是最为主要,也最为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文章从市场化的程度、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开放梯度战略以及区域经济布局这四个方面剖析了阜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阐述了阜新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化发育与外向经济的依存关系,特别是从引进项目的基础工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及提高法律意识等方面,指明了阜新进一步对外开放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张新华 《学术界》2003,(1):198-207
经济发展依赖于结构调整的成功转换。在经济发展中 ,结构转变是伴随着总量扩张和水平提高而必然发生的经济过程。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推动因素和基本的构成内容。经济结构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结构问题。我国已经进入了依靠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中介。要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和 2 0 1 0年远景目标 ,必须探索和明确一些宏观的政策措施 ,以引导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4.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系重大。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 ,努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是要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就是要通过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 ,建立新型的生育文化 ;就是要通过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来体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85.
加强合作与协调 振兴川东北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片区包括地域联系十分紧密的南充、广元、广安、达州、巴中和遂宁六市。这里属丘陵山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竞争力不强。六市有着很多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区域内部交流十分频繁,有许多共同的利益,面临着许多相同的困难。如果六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合作,打破区域界限,共同整合区域资源要素,优势互补,就能扬长避短,互动发展,在市  相似文献   
86.
《决策探索》2008,(7):9-9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近日在就创意农业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经济要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87.
张连华 《中华魂》2008,(11):62-63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只注重硬件建设和环境的改善,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使农民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因此,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乃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8.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信息化水平也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信息化要以怎样的姿态,投入到上海的经济发展中,值得你我来讨论。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