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两者之间的各因素互动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特殊作用,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2.
碳治权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新型权力,其权力建构经历了从社会运动到全球政治共识,再到生产性权力转化的复杂建构过程。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对碳治理的研究,包括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由于缺乏对全球经济基础分析框架的运用,难以对碳治权这一权力新形态进行有力的解释。随着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各国围绕碳治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推动了相应的政治经济议程,彰显了碳治权作为国际关系领域上层建筑构建与全球经济基础变化间的互动。虽然世界各国在碳治理上存在着合作与对话空间,但全球各主要国家依然会围绕碳治权中的规则制定、碳金融、贸易标准和低碳技术展开激烈的竞争与博弈,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等关键产业领域更为显著。大国博弈不仅对碳治权的权力塑造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大国基于产业与技术融合的竞争将进一步强化碳治权的构建。  相似文献   
333.
经济法有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这种基础集中表现为各种思想主张和制度安排。就其社会基础而言核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就其经济基础而言核心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就其政治基础而言核心是契约自由与人权保障,而上述三者又可进一步归结为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市场竞争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它由经济法调整,进而构成经济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4.
1953—1956年,借农业合作化运动之际,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群众文化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在此期间,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传统民间文化形态向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形态急剧转型。包括农村剧团在内的大量群众文化团体在经费给养、组织形式、领导管理、业务活动等各方面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体现出明显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征。此次变革一举奠定了集体化时期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在整体上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35.
杨献珍作为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从二十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工作实践中,在唯物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极“左”思潮泛滥,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的历史时期,杨献珍通过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立足中央党校讲坛,对“左”的思  相似文献   
336.
《伴侣(A版)》2010,(6):49-49
正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爱情与理想冲突,当爱情遭遇选择,你还会将爱情进行到底吗?把爱情看作生命的你,会为了什么而放弃自己的爱情?来测试一下吧!题目:假如给你一条红丝带,你会把它系在什么部位?  相似文献   
337.
陈兴贵 《天府新论》2016,(2):124-130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新的意识形态指导下,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这为宗族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重庆松溉罗氏宗族以元末明初入川的罗祥胜为始祖,于1992年开始新修族谱,1995年开始举办清明会,2006年开始重修祠堂,上述活动预示着罗氏宗族已经开始复兴。松溉罗氏宗族复兴历程表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是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复兴的文化机制,农村社会的意义危机是宗族复兴的外在社会动因,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宗族复兴的经济基础,服从当前政治的总体要求是农村宗族复兴的生存策略,族内精英的文化实践是宗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38.
西汉初年,在新纳入统治区域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继续实行《蛮夷律》。汉武帝时期,在南方地区实现“初郡”政策。通过对比汉朝在海南岛的治理措施,可知“初郡”政策与《蛮夷律》精神是一致的。汉朝在海南岛的统治,受到当地经济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放弃了在海南岛的直接管辖权。这表明,随着汉武帝时期新纳入统治的地区增多,以中原经济核心区为支撑的《蛮夷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扩张成本等的限制。  相似文献   
339.
孟捷  赵磊 《天府新论》2017,(4):144-15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过多次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孟捷教授在其新著《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结合当代中国制度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核心观点作出了新的理解,在学术界引起不少反响。西南财经大学赵磊教授也撰写了专业书评,与孟捷教授商榷。《天府新论》编辑部于2017年6月9日邀请孟捷教授和赵磊教授在成都对话,围绕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因、中国当代制度变迁的唯物论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实践范畴的解读等核心论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孟捷教授与赵磊教授从历史回顾到现实关注,从对具体案例的讨论到对本体论的思考,无论讨论的主题还是在讨论中发表的许多观点,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创新意义。本刊辑录了对话的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文字已经发言者审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