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97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653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高尖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在古代西域诸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维吾尔族高尖帽可被视为西域高尖帽的一种历史传承和发展。本文以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维吾尔族高尖帽的制作及相关习俗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2.
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壮族布洛陀信仰属于原生型巫教,可称为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它与壮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壮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布洛陀信仰的活动在社会批判运动连续不断的年代,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宗教理论的改进和宗教政策的宽松,由于社会对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重视和对民间信仰的关注,由于布洛陀信仰研究的开展,壮族地区布洛陀信仰开始了它的重建的过程。以广西田阳敢壮山为中心,壮族民众自发地恢复布洛陀祭祀和相应的文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并得到学者的理论支持和政府的理解。这种民族信仰重构现象,表现了壮族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布洛陀信仰的旺盛生命力及其对新的时代的调适能力,如引导得当,会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充实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3.
《布洛陀诗》虽然包含"阴阳合德"等合理因素,但从其宗教神灵观的主要特征,以及在角色定位上的主导思想、在价值评价上的主流意识等方面来看,"男主女从"的等级特征都较为明显。这种等级观体现了壮族性别哲学和壮族传统文化的某些糟粕,是我们在寻求性别和谐发展之道时所必须给予剔除和扬弃的。  相似文献   
34.
通过画面的释读与佛的对比研究,莫高窟第296窟北壁的须阇提本生故事画主要依据的是《大方便佛报恩》绘制而成,而不是《贤愚》。莫高窟第296窟开凿于北周末至隋初出现的兴佛、兴国时期,而非北周灭法之前。  相似文献   
35.
互文关联与语言模因的传承相辅相成。在两者的互动中,新的词语表达得以接受并被复制进新文本,促进了语言模因的生衍发展。源于同一语域的茶典籍具有超强的互文性,其共同主题使文本中很多模因呈现复合体状态,形成强势模因,其共核的外缘在不断扩展,展现出茶文化的内涵与发展。以晋代诗文《荈赋》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追溯唐朝《茶》中所包含的互文线索,使《荈赋》译文与茶文化模因“共核”保持一致连贯,同时以适当调整其翻译的“外缘”,使模因在英译本这一新宿体中与时俱进,致力于让传统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扬雄三进制"由来的揭示,继而论证了各数难以确认的原因;然后提出了确认各数的公式以及三进制的拓展,三进制与十进制的换算及优越性;简介了三进制加、减、乘、除的运算法.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四川省大凉山地区的彝族为例,针对围绕彝族的民族表象的争议,从动态的视角入手进行分析。笔者根据在美姑进行的大凉山彝族的丧葬礼仪的田野调查成果,对他们的归属集团表象的应有状态进行讨论,并对自称为诺苏集团的表象进行考察。尽管划分彝族下位集团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维系家支每个人的纽带父子连名系谱和丧葬仪礼等非日常的仪礼上唱诵的《指路》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大凉山彝族的人们归属集团表象的现实存在与非日常性的特定场合中表现的动态的归属表象并不完全一致,后者超越了日常性交际圈。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民族识别立场。  相似文献   
38.
本文根据心理学中个性倾向性的有关理论,从世界观、动机、理想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辜鸿铭从事儒翻译活动背后的深层动因,从而促进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阅读与作文》2009,(1):37-41
公元8世纪,也就是唐代的中叶,世界上的第一部茶叶专著《茶》,在天目山脚下的湖州写成。作者陆羽,被他的同时代人誉为品茶之仙,更被后世的人们尊奉为佑茶之神。这部中国古代关于茶的百科全书,已传遍百国千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续一切音义》为底本,力图找出其引用《诗》的例子,对这些例子进行训诂研究。《续一切音义》含有的《诗》(毛诗)中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自然景观(旭日)、农作产物(稻粱)、飞禽走兽(螟蛉)等,无一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民俗风情。通过训诂,更理解了这些词语在当时当地的意义,以及其的意义和现在意义的相同和差别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