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227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492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白黑论》是探讨南北朝时期儒释关系的重要著作,它假设了代表儒家的"白学先生"与代表佛教的"黑学道人"。慧琳对白、黑二人的往复论辩各有肯定,并借由其相互辩驳分疏儒释二教义理,进而以"六度与五教并行,信顺与慈悲齐立"的调和观点融通二教,体现出其儒释关系思想的多样性与通和性。慧琳的儒释关系思想具有儒释互鉴的理论内涵与儒释共生的思想旨归,不是以儒为宗的"毁佛叛教",而是既提倡以儒家人文主义的道德义务论指引尘世道德修养,又主张以佛教形而上的空观构筑人的宗教信仰。由此,《白黑论》的儒释关系思想既弥补了当时儒家教化中形上世界观认识的不足,又为佛法信仰补充了人文主义的现实关怀,体现了儒释二教关系由分歧对立趋向融通调和的"多元通和"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952.
西方通货膨胀理论由于受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与人们消费观念等因素制约,在中国的应用有很大局限性,不能简单照搬和套用。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国民经济运行失衡、失控,各种矛盾尖锐冲突而导致的一种“综合症”。针对“通胀无害论”,文章专论通货膨胀的“九大负效应”。  相似文献   
953.
丁祯彦 《船山学刊》1991,(1):147-161
谭嗣同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慧星”,在他短短的一生中虽没有写过系统的论史著作,但在他的《仁学》和其它政论文章中,援引古今中外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兴衰治乱。  相似文献   
954.
九一八事变后,史学界亟需一部新通史以实现“书生报国”。钱穆目睹于此,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出了自己的通史观。钱穆认为,新通史应当重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详于民族文化;兼采汉宋,考据义理并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钱穆于抗战期间撰写出了通史之作——《国史大纲》。虽然钱穆的通史观及钱著在当时并未引起主流史学界的认可,但在今天却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5.
在世界史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经过东西方不断的撞击与融合而得到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正能量就是最终以各种形式和维度的“思想对话”得以互动、共存和发展。自然与人文社会各种领域的任何研究上升到最高度就是思想的研究。几乎所有人类之间任何行为的交往和沟通都是一种广义的“对话”,而只有最终上升到思想高度的“对话”,才能真正引领人类社会。21世纪以来,东西方思想的对话处于一个历史的拐点。全球剧烈的社会转型、变革、冲突以及灾变等让人类进行了价值、理念以及各种诉求的重构,而不断影响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宏观条件。在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跨方法的整合与解构中,西方人的“东方学”与东方人的“西方学”也随之经历了危机与挑战。西方中心主义与东方中心主义都不可能完全成为独自垄断世界的“一元文明”。东西方研究者必须拓宽新的视域,开创多维度、多层面、多坐标的研究方法与模式,应当共享多元性、建设性、开拓性、批判性、前瞻性的各种思想理念,并作跨学科、跨文化、跨方法和全球化的理论考察与思想探讨;从而融合东西方思想及其他非西方的思想,重建一个整合性、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国际化思想观。中国的崛起将自身推向了东西方文明撞击的风口浪尖。自17-18世纪以来,两个术语“崇华派”与“恐华派”,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又以新的解读分为了两种中国观或对华阵营。文章力图揭示和论证:东西方思想对话引领社会的多元发展;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困境、危机与挑战;东西方研究的机遇、复兴与趋势。  相似文献   
956.
《徽州社会科学》2005,(8):30-30
《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修正稿),经出席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的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这个《章程》(修正稿)。会后由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主席团进行文字修改,再正式公布实施。  相似文献   
957.
在18世纪朝鲜作为实学派崭新的一翼崛起于文坛的朝鲜北学派作家,接受当时中国清代文化乃至业已传播于清代社会的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当时诗人朴齐家在<燕京杂绝>里充分体现了文化传播意识和文化接受意识,表现了彻底的现实改革意识与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958.
黄志勇 《社科纵横》2007,(10):108-10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的思想情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造就了民族声乐风格多样化,在我国经济文化生活大大提高的今天,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因此本文着重论述了把握民族声乐风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59.
《物理化学》课程具有内容抽象、公式繁杂、理论性强的特点,但该课程与能源、材料、环境等多个学科密切相关,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针对《物理化学》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学习通辅助教学和思政促教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适合专业学情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60.
關於"《澳門民法典》翻譯論叢"發表後(《澳門理工學報》2006年第1期),若干問題得到反響,包括商榷、探討等,故本文繼續就該法典在語言和法律上的一些不妥之處,從翻譯的角度,加以分析、評述(其中部分內容會涉及到中、葡、英文的對比),以期對澳門法律公文翻譯水準的提高有所幫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