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吐蕃僧诤中“离妄想”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传佛教史上,桑耶寺吐蕃僧诤的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辩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吐蕃佛教和文化的发展走向。文章对吐蕃僧诤双方关于"离妄想"这一认识的分歧与对立展开了辨析,进而以禅宗思想和中观思想为依据,分析了此次辩论的实质和焦点,最后对学术界一种关于格鲁派缘起性空思想的评论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62.
"中国梦"源于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深重灾难,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土壤,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展示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相似文献   
63.
米玲 《河北学刊》2014,(2):54-58
晋察冀边区合作社是抗战时期以聂荣臻为首的晋察冀边区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扶持和发展的产物。合作社的产生不仅具有历史的渊源,而且还富有独特的内生性和外源性因素。合作社的创办,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支持了抗战供给、保证了对敌斗争的胜利。其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历史局限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64.
当前,生态问题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呈现出潜在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态势和定位要求为科学技术的旨归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即要求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至少应该在四个维度展开,分别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理性价值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评价标准的生态转向和科学技术文化的生态转向。  相似文献   
65.
九十多年前的西姆拉会议是英国逼迫初生的民国政府参加的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是英国实施其调整后的侵藏政策的产物。中国政府在会议的议程、地点、方式和西藏地方代表的地位问题上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力图维护国家主权。西藏代表在会上的名称、权限、地位,要由中英在会前多次“磋商”的事实充分说明西藏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66.
张永刚 《阴山学刊》2009,22(4):31-34
东林书院崛起于王学盛行之时,以“卫道救时”为宗旨,重在究明学术,传程朱道脉。然其讲习之余,时以文会“联属同志”,“以友辅仁”,体现了对于文学与学术关系的理解。从社之缘起、社之会盟、社之盟主及成员、社中文会盛况等方面可以考察东林书院中诗社活动的发生、发展,揭示作为学术阵营的东林书院不应被忽视的文学功用的一面,为对其进行充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7.
缘起40年前的英语课我从小学升中学,是在1970年,那时上中学,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来分派,我家住太仆寺街罗贤胡同,就被分到了当时的北京第六中学.那时候学校的班级都是仿照军队组织方式编制的,我在六连一班.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只见进来一位个头比较矮,精神头很大的女士,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希望你们能学好这门外语.  相似文献   
68.
一般认为,传统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这个看法原则上无大错,但却显得含糊和笼统.因为它忽视了岁时节日产生形成的多种环节或中介.文章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通过文献记载,结合民族学调查材料,系统地论述了南方民族节日缘起演变的一般规律.认为它缘起于原始宗教活动;得促于氏族时代的对偶婚制择偶生活;离不开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善舞喜歌的天性;巩固于少数民族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深层文化心理构建;发展繁荣于节日由娱神向娱人的转变,成为人们抒泄感情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69.
本文通过对六组不同知识分子关于文学的看法或是文学史的勾勒,说明了现代中国文学理念多重缘起的看法以及由此所衍生的辩证意义。该观点试图重申中国文学永远不必定为一尊,其发生发展乃是诸般合力所致的见解。所谓多重其所见证的不仅是同时代不同观念间的众声喧哗与龃龉对话,同时也是不同时空语境下,东西话语、过去之我与现在之我、前驱与后学之间的借鉴、增益、证明、赓续,甚至于反叛。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所谓的全球化时代,在面临西方文学文化理论的强压之下,懂得使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回应西方学界或是广义的东西方学界的不同挑战。  相似文献   
70.
龙树的中观哲学在佛教史上举足轻重。本文以他的《中论》为主要参照文本,来论述这种哲学以一种"遮诠式"的方法论,表达缘起性空和实相涅槃之说,是一种否定的哲学,同时又对之进行一番否定之否定的分析。最后反思了这种中观哲学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意义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