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决策导刊》2001,(5):40-41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提议是在1947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次大战后调节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后来由于美国国会未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未能成立。  相似文献   
72.
让事实来说话20世纪最后10年里的一场短暂大罢工的发生与平息,能使我们对当代美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党政治的本质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国会开始与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争夺外交决策权。人权外交决策是美国国会与行政机构争夺主导权的重要领域。把美国国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宏观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单个国会议员的角度研究美国国会决策模式和动向是一个亟需拓展的领域。本文选取美国国会众议院汤姆?兰托斯人权委员会主席、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众议员吉姆?麦克戈文(Jim McGovern)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涉华提案、投票表现和涉华言论等角度分析其对华态度和涉华立法动向。  相似文献   
74.
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目标明确,协调有力,方式多样,影响较大,成效明显,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冷战后,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值得研究、关注。同时,为减少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对中美关系的不利影响,中国大陆应加强对美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75.
漫画     
《领导文萃》2012,(4):49
  相似文献   
76.
《求是学刊》2021,(1):158-168
立法机制改革,是二战后美国国会以提升自身立法能力的方式来制衡联邦行政权扩张的积极尝试。通过分析改革成效可知,既有的改革措施确实对提升美国国会立法能力和维护其在联邦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些措施均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围绕国会立法权行使方式展开的权力博弈,改革的实际成效始终未达到预期。如果美国国会仍试图继续其立法机制改革,则必须要找到既能有效提升立法能力,又能远离国会内部"权力游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7.
中美关系可能会因为一位老者的到来而产生变数,现年72岁的蒙大拿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MaxBaucus)获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接替提前离任的骆家辉担任驻华大使。鲍卡斯曾在美国国会工作近40年,可谓是非常资深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78.
王西蒙 《创新时代》2011,(10):96-98
在过去20年里,很多企业不断进行着公司治理改革,但依然有许多董事会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惨败。比如那些未能阻止管理层大举冒险涉足美国次贷的金融机构董事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机构在2008年到2009年经济崩溃期间遭受重创。现在,欧盟委员会、美国国会和其他机构都发现,董事会(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在战略指导、风险管理监...  相似文献   
79.
杨晴川 《21世纪》2010,(3):22-22
在英国政坛,首相布朗显然称不上口齿伶俐,批评者常说他的讲话冗长乏味。但去年3月布朗访美期间却忽然变得"伶牙俐齿",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他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的演讲,赢得了在场议员19次集体  相似文献   
80.
周新城 《中华魂》2011,(5):56-61
在网上看到2010年8月8日刊登的一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谈中美关系的材料,颇有启发。好在全文不长,转录如下:1999年5月13日,在5枚导弹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由于美国国会的议员们强烈要求说明真相,克林顿总统来到国会发表了秘密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