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09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2096篇
劳动科学   103篇
民族学   268篇
人才学   734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334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257篇
综合类   8568篇
社会学   2334篇
统计学   30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1282篇
  2013年   1027篇
  2012年   1241篇
  2011年   1516篇
  2010年   1519篇
  2009年   1480篇
  2008年   1967篇
  2007年   1266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871篇
  2004年   875篇
  2003年   726篇
  2002年   626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5 毫秒
21.
22.
声音     
《青岛画报》2015,(1):5
新机场建成后,将与首都机场构成"一市两场"的发展格局,将共同推动北京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未来将形成沿北京市南中轴布局的新经济增长带,有望实现北中轴经济带与南中轴经济带的全线贯通,并与长安街沿线形成两轴交相呼应,推动北京呈现出大"十"字形的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北京新机场  相似文献   
23.
当前对立法程序所形成的“法案的提出、法案的审议、法案的表决和法案的公布”四个显性立法程序的基本共识,不能全面解释立法运行过程的真实性。原因在于实践中至少还存在着“立法规划/立法计划、法案的起草、法案的审议、适用解释”四个隐性立法程序。其中的逻辑主线表现为显性立法程序与“组织”相勾连,隐性立法程序与“个人”相勾连。《立法法》条文以“组织”视角所建构的显性立法程序和立法实践以“个人”视角所探寻的隐性立法程序共同构成了立法程序的二元结构。从纯粹立法学问题的解释选择问题着手,所建构的立法程序二元结构,需要在“组织”和“个人”两种视角中循环联动,实现视角的融合,以扩张既有的理论解释力,争取最大限度的接近立法运行过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4.
美欧对安全威胁的共同认知和安全利益的一致性是大西洋联盟赖以建立并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础,而美国作为盟主,其全球战略重心的定位与转移则是影响联盟稳定及美欧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冷战期间美欧有着共同的威胁认知和一致的安全利益,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亦奉行"欧洲优先"战略,由此确保了大西洋联盟和美欧关系的稳定。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自21世纪以来,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从欧洲向中东、亚太地区转移,这给原本以维护欧洲安全为主要使命的大西洋联盟造成强烈冲击。特朗普执政后进一步收缩全球战略,加速推进以遏制中国为主要目标的战略重心东移,导致美欧安全利益分离加大以及双方对华政策协调难度增大。"美国优先"主导下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大西洋联盟具有离心力和稀释作用,促使其日趋松散化,甚至有滑向某种松散的交易联盟的风险。未来大西洋联盟或仍将持续,但由于存在内部缺陷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在蜕变中走向衰落的长期趋势将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25.
大国政治是阿富汗历史的一部分。大国政治巩固和加深了阿富汗社会政治分裂,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阿富汗也影响着大国的政治命运。19-20世纪阿富汗的大国政治主要呈现为两极体系,当前却是多国同台、各显其能的局面。阿富汗稳定繁荣、反恐怖主义、反毒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但这一原则共识并没有改变大国政治的内在逻辑。2014年底,阿富汗国家建设进入转型期,其大国政治没有"转型",没有出现所谓政治真空。在阿富汗重建的平台上,大国政治正以地区一体化战略、管线铺设、资源开发及其规范、发展援助等隐秘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26.
《上海科学生活》2003,(5):88-89
美国纽约的卡布瑞尼临终关怀院既不是医院也不是养老院,他们的工作是照顾在家里的临终重病人,情况紧急时将他们转入医疗中心进行加强护理。1990年,有600多位病人在这里由他们的家人陪伴安祥地逝去。进行家庭护理的护士、社会工作者、修女和热情的自愿者包括各个种族的人士,他们自愿参加这样的社会工作,因为在这里他们所遇到的临终的病人可以有家人的陪伴,这同医院和养老院不一样。一位护士说:“临终关怀院给病人提供的护理不仅仅是技术的,而是整体的。”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