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伴侣(A版)》2008,(4):47-47
正心怡:我18岁那年,开始了我的初恋。恋爱的新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让我和男朋友深深陶醉在其中。但是好景不长,父母知道了这件事情后,极力反对我们交往,硬把我们拆散了。分手的时候,他紧紧抓住我的手说,  相似文献   
22.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07,(4):78-79
《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无目的美好生活》,《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君子之交如水》,《万能钥匙:一个隐藏70余年的秘密法则》  相似文献   
23.
在“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这一人权观念下,我国美好生活的人权证立需要跳出“义务论—目的论”二分的传统人权研究范式,反思实体主义研究倾向,回归人权作为人类解放之堡垒的批判精神。程序主义的交往权力概念为我国美好生活权的建构提供了有益借鉴。在程序主义视域中,美好生活权是人在生活世界背景下通过交往形成的共识性力量,具有丰富...  相似文献   
24.
道德教育要引导人过上美好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德育的弊端就是脱离生活主体去构建人的道德生活。实际上,道德教育的旨趣是要引导人过上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在引导人过上美好生活方面有其重要的价值。我们必须注意创设条件,引导人追求且过上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昭示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因此,何谓"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现实情况,思考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6.
又到一年舂节时,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舂节期间的美食、艺术作品、娱乐活动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2006年5月,“舂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曰益昌盛,中国古老的传统春节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节曰。  相似文献   
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核心要义是"努力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坚持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则,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8.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人们基于自由自觉的生存实践所产生的一种总体上幸福的主观体验和积极评价。它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生活、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生活、人民享有优秀文化的生活、人民享有公平正义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它的生成是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实现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社会治理模式和公正机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29.
易明 《北京纪事》2013,(1):90-9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表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话里的10个"更",从语法修辞上,够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一气了。  相似文献   
30.
《21世纪》2012,(9):37-46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屡受灾难却仍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不胜感慨。虽然一次又一次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和改变过。在时下,在未来,进军城市仍是很多人改善生活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