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7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284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434篇
人才学   255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200篇
理论方法论   425篇
综合类   12281篇
社会学   1233篇
统计学   7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661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1322篇
  2011年   1558篇
  2010年   1428篇
  2009年   1352篇
  2008年   1387篇
  2007年   1163篇
  2006年   917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647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修辞在文学性文本中应用非常广泛,在非文学性文本的阅读和翻译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不同种类的修辞手法。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经贸英语文本中不同修辞手法的应用及翻译策略;同时指出,在翻译这些修辞手法的时候,如何处理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需要译者深厚的中英文语言及文化功底。  相似文献   
72.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提到科学的高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了翻译的艺术性,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问题。翻译的艺术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表现、异质同构和艺术冲动。  相似文献   
73.
辽代贵族妇女社会作用巨大。在社会政治生活、军事生活 ,家庭的生产管理 ,子女教育 ,精神生活中的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都显示了她们的卓越才能 ,为辽代社会的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以及文明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这一切并不说明辽代社会是男女平等的 ,它依然是夫权社会  相似文献   
74.
翻译涉及到语言和文化。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不同的文化观念给翻译带来的困难,并以举例的方式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一位翻译理论家《苍蝇王》译文选段的评论与改译说明,认为翻译理论对翻译只起导向作用,并不能帮助译者解决翻译中的具体问题,甚至翻译理论并不一定能使翻译理论家识别译文的优劣。拿出好译作,重要的在于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根底与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76.
随着技术进步,翻译软件有了长足发展。其它种类的软件也有很多可以应用于翻译实践。基于翻译实践的需要,本文对这些软件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77.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78.
从美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的过程加以剖析,说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艺术,离不开译者的审美意识,文学翻译的过程,即是译者对原作审美理解和审美表达的过程。本文以诗歌为例,探讨了再现原作的意境美和形式美的某些美学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比勘日人小说《经国美谈》的原著与中译本,考察叙述者的面貌在翻译转换过程中的变化,并进而分析中译者的翻译策略与特征。本文认为,中译的主要贡献在于突出了“政治小说”这一新的类型特征,但其用章回体“演述”的翻译方法,却阻挡了近代外国小说新型叙述方式的进入。  相似文献   
80.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与跨文化的信息交际活动.绝不仅仅意味着符号的机械转换,其运作方式及相互作用关系也应该而且必须纳入调整的范围。结构调整正是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