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自巴菲特1965年开始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来,公司每股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一度增长到55800美元,其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1%,远超过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巴菲特本人多年来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也一直稳居前三名。本文对巴菲特的投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进行实际运用,旨在说明:投资时本金的安全是首要的;评价企业的标准应该放在企业累积现金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42.
自资本市场建立以来, 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一直是证券机构面临的基本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结合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制度现状, 分析了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检讨了制约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以期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3.
44.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转让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虽对股东的出资转让有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造成在具体实施时操作性不强。受有限责任公司人合兼资合性质的限制,其股东出资转让不能破坏公司的这一基础。转让权应按双重决模式行使,同时出资转让是一种要物行为,基于此,法律应对出资转让的有效性作出合理的期间规定。  相似文献   
4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公司制度和证券市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上市公司严重违法、违规,大股东、控股股东滥用权力,恶意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地挫伤了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公司运行一旦出现僵局,股东权益必然受到损害.公司僵局的成因主要是:公司决策实行多数表决制的负面影响,公司股东人数较少或股权缺乏多元化,股东的利益差别,法律规定的不足.2006年<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僵局的救济措施:滥用权利股东的赔偿责任、强制控股股东收购股权、明确股东间接或直接诉讼的权利、股东有权请求公司司法解散.但<公司法>在解决公司僵局方面过于谨慎.应当细化公司章程,完善公司僵局的预防和应对机制,司法合理介入,直接诉讼解散公司,强制股份置换,拓展纠纷解决方式、增加仲裁和调解.  相似文献   
47.
丁燕 《东方论坛》2014,(3):122-128
我国上市公司重整中存在诸多有关股东权益调整的法律争议,从法理角度分析和实务角度考察,公司重整中对股东权益调整具有正当性。已被设定质押和被司法冻结的股份,应由破产立法明确规定在重整程序中可以直接予以调整;为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重整计划制定人应在调整方案中对大股东的股权作相应削减。若股东组表决未通过股东权益调整方案,法院应当进行实体和程序方面的合法性审查后,方能实施强制批准。  相似文献   
48.
《求是学刊》2019,(3):90-97
基于半强制现金股利政策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以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2533个样本数据为依据,建立模型,可以看出产权性质、现金股利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产权性质能够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现金分红政策、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49.
李金华 《经营管理者》2011,(2X):306-306
<正>一、国企改制,股东之间关系特殊,小股东维权艰难在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政府的有关文件只是讲把国有股权出售给企业经营层和管理层,把企业推向市场,并没有规定,经营层和管  相似文献   
50.
《经理人》2008,(7):8-8
万科的“捐款门”事件是涉及企业的道德问题,还是制度问题?如果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可以随意支配股东权益,那么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就会失序,进而,股份制公司存在的社会基础都会动摇。中国上市公司常年存在的治理结构问题,恰恰就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缺少刚性的制度约束。如果我们作为一个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你是愿意买进一个愿意严格执行股东大会决议管理团队的企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