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2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68篇
管理学   1312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82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733篇
理论方法论   345篇
综合类   4523篇
社会学   875篇
统计学   15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01.
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两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如此巨大,代价是如此沉重,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是如此复杂,对比是如此鲜明,应对并不容易.中国社会不仅进步和代价反差鲜明,而且社会代价、社会问题,又有自己非常明显的特点.这就是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一下子出现在面前,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难度.无论是对中国社会巨大的进步,还是对它的沉重代价,国际社会都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对许多外国人和不少西方理论来说,中国社会成了一个无法准确判断的"测不准"的社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一直低估中国社会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中国社会这种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突出地表现在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上:第一,它有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第二,它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第三,它有无可替代的社会领导核心力量.这三者是中国社会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2.
文章借鉴XBRL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应用模式,结合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的特点,提出了基于XBRL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模式,并就XBRL在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3.
教师角色定位及其素养要求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定位,每种角色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素养要求作为保证.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书育人角色、行政管理角色、心理导向角色和自我定向角色等角色定位出发,阐述了各种角色所需要的素养要求,提出一个合格教师的素养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104.
投入职场的你,天天朝九晚五奔波于生活和工作的辛苦世界。8个小时被繁忙的公务,再加上自我心理某些劣势和障碍,你有没有想过,若不及时加以调节,那坚强的外表终将会被内在的虚弱慢慢吞食,直至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05.
公允价值后续计量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且规定公允价值可用于会计要素的后续计量。本文认为,对资产、负债进行后续计量能够反映其动态信息或真实价值,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对于后续计量调增的当期收益不应当征税;调增的当期收益可以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但不能用于利润分配;对于后续计量出现的问题应当在附注中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06.
周敏 《江汉论坛》2007,(2):115-117
批评界对奈保尔的评论多集中在其作品的"后殖民"特征上,而奈保尔本人提倡作家应当是世界人,认为作为世界人的作品不应该囿于狭义的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本文以其代表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为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毕斯沃斯先生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的解读,揭橥作者对寻绎"自我"意义的个体的悲悯情怀,对他们生命价值的张扬和肯定,以及作品所蕴涵的超地域性的人类关怀.  相似文献   
107.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还是你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而能够从人  相似文献   
108.
约翰·福尔斯的小说《魔法师》和《法国中尉的女人》在结构上模仿了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剧中剧”设置。这种设置给小说中的人物提供了一个“寻找自我”的舞台,福尔斯借此探索了人的自我本质以及个体自由,表达了存在主义人文关怀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09.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要达到系统思考的目的,自我超越是首要的步骤,而建立自我愿景又是自我超越的必要前提,自我愿景在学习型组织中起着"第一推动"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五项修炼"过程的分析后发现,自我愿景恰恰又是造成学习型组织的扭曲、偏离甚至失效的罪魁。因为学习型组织修炼的第一推动者和保障者往往是组织的领导者,而领导者在积极推动过程中极易将执行力的理念贯彻其中而破坏深度汇谈的规则,使系统思考最终变成领导者自己的思考。且修炼过程也不可避免发生"霍桑效应",使修炼仅仅停留在"演练"阶段,对实际的组织运作改善作用不大。因此,笔者以为只有通过"学以修性"做必要的辅助,自我愿景才能正确起到第一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论悖论的自我否定本质--兼与张铁声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悖论以否定自身为内容,自我否定是它的本质.它预设了矛盾,它所预设的矛盾是在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因而它有真值意义.但悖论的真值是不确定的、矛盾的.通常人们肯定或否定一悖论所导致的矛盾,是该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矛盾的真实表现.矛盾是悖论思维的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