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02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467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对自然科学研究中选题的重要性展开了一些讨论。文中从哲学思维、经济状况、政策状况和科研态势等方面对科学研究选题的作用提出一些看法,阐述科研选题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2.
龚思奇  彭香萍 《职业时空》2008,4(9):135-135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的影响,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从近代自然科学向现代自然科学跨越的过程中,对人类产生主导性影响的思维方式,也正处在由经典思维方式向量子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量子思维方式正方兴未艾,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当中,并有可能对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乃整个社会产生全新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3.
随着期刊网络出版业的发展,部分高校自然科学学报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建立和完善其相应的服务势在必行。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网络化服务的结构包括学报信息系统、专家服务系统、作者服务系统以及读者服务系统。完善和强化这些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于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整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4.
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具有独特性与综合性.基于主体的基本权利在经济法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突出作用,可以权利分析为视角进行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法的哲学基础,居于最高指导层次.在学科互动中,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理学、伦理学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则分别而又共同地为经济法提供操作层次的理论基础.虽然,上述学科对经济法发生理论影响的路径和程度不一,但都不可或缺;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经济法理论基础系统".破解经济法研究领域的这一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5.
56.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一法则,不仅适用于社会科学,同样也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生物学也不例外。生物学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观  相似文献   
5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分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  相似文献   
58.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个刊影响力评价分析数据库2014年更新的统计数据,对《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3年的网络传播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时间内的网络访问量达到了272253次,网络用户遍及亚、非、欧、南北美、大洋洲等地区,国内高校图书馆仍是网络用户的主体,浏览量大于50次的论文占总发文量的54.41%,国外浏览量较低,被访问文献所属学科为主办单位的优势学科等.并根据刊物目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以后能力提升的策略及方向.  相似文献   
59.
古代哲学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是淡漠甚至蔑视的,而近代哲学则热衷于自然科学;古代哲学视哲学与自然科学如冰炭不可同器,近代哲学则把自然科学视为哲学的基础;由于远离自然科学、古代哲学带有明显的玄想性和直观性,由于亲近自然科学,近代哲学带有实证性和经验性。总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科学改变了中国哲学的走向,使近代哲学具有了不同于古代哲学的特征和风格。然而,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推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如何利用自然科学来丰富和发展哲学,仍然是哲学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0.
侯云灏  张荣 《齐鲁学刊》2002,(3):124-129
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其科学精神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的学术界。反映在历史学上,则对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历史考证学思想的兴起、近代实证史学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这种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的影响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