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340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735篇
理论方法论   140篇
综合类   2791篇
社会学   397篇
统计学   25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991.
以德国的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为代表的翻译功能派以译语文本为中心,从新的理论视角提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它的两大理论支柱———目的论和忠诚原则,可以阐释变译现象存在的可行性及其适度性,对变译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自耦接触调压器在k=1处易烧毁的原因是有效接触面积减小,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给出了包含云和辐射动态反馈的一维气候模型,根据Liapunov稳定性理论,以超熵产生作为气候突变判据,讨论了该模型中云量温度变化率、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和大气有效发射率与气候突变的关系,所得结论与实际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994.
论汉语新词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涌现了大量新词。如何将新词译成准确、地道的英语,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有及时、正确、客观的了解,是翻译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大量实例分析了汉语新词的来源,提出了八种汉语新词英译的方法,指出了目前汉语新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简要地对多电子原子体系的主要相对论性效应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96.
语言文化差异与可译性限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语言文化差异探讨翻译活动中的可译性限度。造成可译性限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阻碍了翻译活动,翻译时“形”与“神”不能兼得,只好舍弃其一,保留其一。习语是最具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在翻译中找到与原文基本相对的习语,达到与原文相近的修辞效果即可。在翻译活动中,风格的等值更是难以企及,译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达局限性,常常难以表达出原文中某些特殊色彩和风格。语言的文字系统各有特点,汉语是表意文字,注重视觉类比,英语是表音文字,注重听觉感受,翻译中原文的语体色彩不易表达。随着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词只能采用音译或解释性翻译,无法体现原有的语言文化特色。总之,在翻译活动中文化个性越突出,可限性的限度越小;文化共性越多,可译性限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997.
以“无”为美的思想,由老、庄发端,《吕氏春秋》、《淮南子》发展,王弼集大成,自魏晋起,成为人们生活践履和艺术创作中的美学追求。中国美学因而出现了“无为”之美、“无声”之美、“无形”之美、“无言”之美、“无味”之美等一系列“全美”、“大美”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98.
以“体相用”的“名实关系”来代替西式“主客关系”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语的认识,并用儒学主要是陆王心学的义理来补充佛教“心源”论对于“中得心源”一词的理解,是因为源自中国传统哲学义理的“中得心源”自有其内在的中式含义,又因为影响中国传统艺术艺理的“中得心源”更有儒学不可或缺的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999.
一般认为,日语语气形式“ノデハナイカ”的汉语对应形式为“是不是”,但实际上,两者在自然会话中的使用频率大相径庭。在汉语“是不是”问句中,“是不是”在句中所处位置、语句的重音等因素决定了其在共时系统中的用法差异;而日语的语气形式集中于句末,在位置的移动等方面相对不自由,但日语以其丰富的语气形式来表达各种语气,满足各个层面语气表达的需要。这一发现可以直接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日语教学,同时,还能引发我们对汉日对比研究方法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00.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已成为高校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据此,应采取如下措施:重视自媒体的影响力,改进思政工作的方式;加强运用自媒体的教育引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抓住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