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82篇
社会学   1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变,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相似文献   
42.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北京市民生活,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市民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作者从老舍的生活经历、思想形成以及他的“京味小说”作品中所呈现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和作品所蕴涵的俗文化的审视等方面,来探讨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3.
唐代诗人李白的九百余篇诗章 ,不仅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生活风貌 ,而且相当广泛地涉及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领域。李白的论画诗 ,约有二十首 ,与绘画多少有些联系的诗篇近六十首。盛唐时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已经廖若晨星 ,现存的唐代绘画理论著述 ,也不过二十余种 ,因此 ,李白的论画诗 ,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盛唐时代的绘画状况和绘画理论的发展 ,将是很有裨益的。李白有关绘画艺术形象的诗句 ,如“闻君写真图 ,岛屿备萦回” ,“图真象贤 ,传容写法”“粉为造化 ,笔写天真” ,“爱图伊人 ,夺妙真宰”。提出了“真图”、“…  相似文献   
44.
赵海选 《船山学刊》2003,(2):121-12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艺术上它的风格朴素自然,大量而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又兼多言。篇章结构上重章叠句,回环复沓。语汇丰富,韵律和谐。叙事、状物、绘人、写景、抒情、议论的技法,技巧,均已走向成熟。特别是《诗经》的思想艺术风格更为后世作家所称道。这里以《黍离》为例,谈一谈其诗的思想蕴涵。“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  相似文献   
45.
李向丽 《中州学刊》2007,(6):208-210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唐宋两朝花事繁荣,逐渐发展成为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一直延续至今。历代吟诵牡丹的诗歌浩若烟海,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唐宋诗歌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唐宋牡丹诗歌内容广泛,艺术风格多姿多彩,主要有吟香、咏艳、歌洁、颂情、言志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46.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者,必须要具备本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基本素养和技术、技能,并不断深入研究民间美术及其所涵盖的我们民族本土艺术样式的原生、原创魅力和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在创作中不断拓展现代美术设计与本土民间艺术语言互通、互补、互融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47.
中国剪纸艺术起源很早,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纸质易腐烂,古代剪纸作品保存下来的极少,但新疆吐鲁番具有独特的干旱少雨的地理环境,不但保留了举世闻名的丝织品,还保留了许多纸质文书和一部分剪纸,使我们窥见中国古代文明及古代剪纸的概貌。新疆博物馆收藏有上世纪60年代从吐鲁番出土的南北朝至唐代剪纸,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8.
丁帆  李兴阳 《江汉论坛》2007,4(1):128-132
孙犁影响下形成的"荷花淀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跨时代"的文学流派之一.他们的乡土抒写,在即时性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中,灌注和张扬具有恒久魅力的人性与人情.其内在精神蕴涵,既有传统美德的承传,又有现代人道主义精神.在叙事形式上,承续京派乡土抒情小说传统,善于在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中,创造清新明丽的意境,形成优美、婉约的艺术风格.这样的审美形态在其流派活跃的年代,始终处在主流话语的边缘;而在其流派沉寂的年代,却又获得了恒久的艺术魅力与影响.  相似文献   
49.
魏源留给世人大量的山水诗歌,其中许多都附有序文,或记地理沿革,或模山范水,或写景记游,但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本文即以魏源的山水诗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认为魏源的山水诗序既是其山水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展现出诗人嗜奇好游的个性,同时还具有客观理性的色彩,并且行文简洁流畅,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50.
在杜甫迈向“千古第一诗人”的道路上,赵宋一代的“圣化”是其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宋代,对于杜甫的推崇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上,还突出表现在其人格上。杜甫甚至成为有宋一代时代精神的楷模。在宋代,学杜诗、传杜诗、研究杜诗成为一种风尚,从而形成蔚为壮观的“千家注杜”的局面,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文章从杜诗思想、杜诗艺术、雕版印刷、文化素养等方面来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