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20世纪30年代苏区党和政府面对严重的疫病流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举措,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和蔓延,并且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为其后陕甘宁边区及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赣东北省苏十分加紧优待红军工作,从政治上、组织上动员群众热烈优待红军及其家属,红十军、赤色警备师、闽北独立师及各县游击队全体战士及其家属都得到了苏维埃很好的优待。红军战士及其家属免除了苏维埃的一切纳税,分得了好的土地,分得的山林群众都代替开铲了,所分得的田地,群众都代替耕种了,缺乏柴水的,群众并替他们砍柴、挑水。省苏可以说是没有一刻放松优待红军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2011,(2):56-58
爱国拥军——四个闪光字眼的背后是满腔的对共和国无比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的情怀,这种情怀曾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了感天动地的豪迈,铸就了钢铁般的国防长城。今天的爱国拥军,可能没有特殊年代的轰轰烈烈,但那种丝丝入扣的对人民军队的点滴呵护,更是让人强烈感到一种"无声给力"。本刊刊发的五名爱国拥军模范的事迹从体现了这种默默温情所带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张海 《老年人》2004,(11):34-36
电影!洪湖赤卫队"早就广为人知#那么$影片中洪湖赤卫队队长的原型是谁呢%他就是洪湖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段德昌#是他在洪湖河网区域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是他率领红军开创洪湖革命根据地$是他为挽救洪湖苏区$与&左'倾路线进行坚决斗争$最后在&肃反'运动中被错误杀害$血洒洪湖#段德昌$!"#$年%月出生于湖南省南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被鄂西特委派到湖北公安县担任县委书记#!"&%年春节前夕$段德昌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公安县年关暴动$点燃了荆江两岸的革命烈火#革命的火种在燃烧$必将摧垮整个旧世界#但是$段德昌…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10年代末"第二代人权"获国际认可,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国人在人权斗争过程中较早地摄取了"第二代人权"的理念,并努力将其转化为法定权利,使中国的人权运动与人权理论获得迅速发展,而由中共领导的苏区人权立法是当时中国摄取和实践"第二代人权"理念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6.
王崇生 《老友》2013,(2):22-22
1952年,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江西老苏区慰问,邵式平同志担任中央访问团江西分团团长。那时,江西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的《歌唱江西》赴武汉参加中南军区文艺汇演获得了一等奖。邵式平得知后非常高兴,他说:“《歌唱江西》唱了江西是个好地方.唱了英雄方志敏。我们到方志敏开创的赣东北红色根据地去慰问,把这个节目带去.就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粮票历史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苏区的“饭票”、“米票”;抗战期间,解放区官兵实行供给制,粮票的发行与管理逐步细化,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票证发行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川陕苏区在其存在的近三年时间里,红四方面军多数时间都在与敌作战,斗争频繁。川陕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通过富有成效的群团组织建设,采取取之于敌、筹之于民、白区秘密采购或换购等诸多筹措方法,在对敌作战过程中把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和凝聚起来,从而为红四方面军取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极大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相似文献   
19.
阳明堡大捷     
《山西老年》2015,(3):15
陈锡联,1915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四方面军先后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副师长、师政治委员、师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和开辟川陕苏区的斗争,参加了长征。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  相似文献   
20.
1933年6月,川陕苏区先后召开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和木门军事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对根据地的未来作了明确的战略定位,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全面部署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红军扩编和整训等各项工作;木门军事会议就落实党代会的决议和精神,特别是有关部队扩编与整训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安排。这两次会议联系紧密,意义重大,是帮助我们解读这一时期川陕苏区历史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