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川陕苏区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在开展对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工作,这表现在宣传工作上就是出现了大量以苏区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报道。本文通过梳理并解析苏区有关经济政策指导思想与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重新认识和估价有关川陕苏区的经济建设及经济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共产党真正意义上的执政实践应是从苏区时期开始的。尽管当时中国共产党还不是执政党,但已经在中央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央、省、县三级苏维埃政权机构,且在民主法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执政探索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宝贵经验,为建国后的全面执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104.
中央苏区报刊培育了一套中央党报党刊的工作模式.在报刊发行方面,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把发行工作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来强调,并逐步把报刊发行纳入到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范畴,从而形成了报刊在苏区有组织、有计划发行的格局;在发行渠道方面,订购、赠送、推销代派处批发零售、邮政发行、内部交流等多种形式互为补充;而开展发行竞争、报刊通讯员兼做发行员、多渠道立体式推销等扩大发行的手段,使报刊发行和苏区宣传、发动群众等工作结合了起来.而报刊发行和群众性的读报用报活动结合起来,是其另一个显著特点.所有这些做法.对后来报刊发行尤其是党报的发行工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5.
苏区时期,只有23万人口的江西省兴国县,就有8万之众参加了红军。在孕育了54位将军,成为饮誉国内外之“将军县”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事迹。来自失散红军的故事,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6.
全国苏区应唱同一首歌:苏区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区精神是在2005年10月的兴国会议上,与会同志取得共识后力主要大力宣传的。此后,许多同志特别是江西省赣州市的同志,一直在呼吁如何唱响苏区精神。2007年11月,在瑞金召开第二届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邀请全国有苏区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史研究室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07.
武平县博物馆馆藏有遗存在1929-1934年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西、赣南这块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革命斗争和进行一系列经济建设所遗存下来的债券、米票、借谷票.这些珍贵的红色票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川陕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红四方面军创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在这个区域曾镌刻了大量的红色石刻标语,这些石刻标语蕴含了党在革命时期坚持科学信仰、追求独立解放、加强团结联合、实现自由平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价值观,其现实启示是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动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方针。  相似文献   
109.
苏区俱乐部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借鉴吸收早期工农运动中的俱乐部工作经验,在苏区军民俱乐部运动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从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看,苏区俱乐部属于"干部制"半官方群团组织,主要采取主任领导下的委员会负责制,在功能特征上强调通过文化娱乐的方式教育和动员群众.党的组织领导、文艺大众化路线、因地制宜的工作策略,是苏区俱乐部制...  相似文献   
110.
易凤林 《青海社会科学》2012,(1):154-157,170
中共领导层留学生群体以其在党内的重要位置和特殊的文化背景,对苏区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其在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的重要地位基本决定了中共的革命政策,从而进一步决定了苏区教育的主流方向;在教育部等部门的绝对领导地位,决定了教育政策的具体制定;并以其明显的知识优势占据了苏区教育中的教学、管理等众多领域,从而对苏维埃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