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9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旗周报》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机关报,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与传播,具体表现有三:一是栏目设置充分考虑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运用的成果;二是刊物风格突出同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品质;三是引进国外先进刊物的内容。《红旗周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上的创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2.
川陕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革命理论、红色文化宣传以及成功的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实践,有力地展示了党的正义性、进步性和人民性及对青年的关爱,形成了对广大青年的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迅速发展。苏区时期党对青年的感召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63.
64.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49-253
苏区文化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在的文化属性,其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内涵的文化属性对于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苏区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进一步应用,必须加强对苏区文化内涵与作用的进一步深化研究,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先进性与正义感、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引导学生实践思维发展等方面加强苏区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工农兵群众为主体、以革命知识分子为骨干、以服务革命战争为目的,从发展教育事业、创办革命报刊、组织文艺团体、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等入手并取得了明显成就,这不仅对传播革命思想、支援革命战争、提高群众文化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中共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6.
《领导文萃》2008,(2):F0002-F0002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处汀江中游,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县.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山歌之乡、书画之乡、木偶之乡、建筑之乡的美称。全县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国道319、205线、省道围禾线、永新线、赣龙铁路、龙长高速和已是闽西、粤东、赣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现辖9镇13乡.总人口约4878万人。  相似文献   
67.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规模较大、坚持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经济公社,它是根据地经济工作的领导管理机构,是经济斗争和建设的主力军。它率领、组织公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和物资,为支援革命战争、打破经济封锁、活跃苏区经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巩固根据地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68.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的苏区书写,自新中国成立即已开始,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结束.苏区叙述在文学史编纂中的起伏变化直至"离场",关联着文学史书写的整个思潮背景的动态变迁,也关联着社会转型期文化价值的不断调整.在如今倡导"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语境下,将苏区文艺重新纳入人民文艺的叙事脉络,使其重返文学史场域,以期完整描述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图景,其应成为传承苏区精神的重要路径与课题.  相似文献   
69.
黄国成 《老友》2013,(1):13-1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苏区的文化事业.在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的关怀下,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得蓬蓬勃勃、有声有色。在当时的条件下,闽浙赣苏区的文化事业可以说是文化设施齐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0.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时,仅有30位女性随军,其余女红军干部、战士和家属则全部留在了苏区。对留下者而言,无疑意味着等待她们的是艰苦、斗争、等待、悲惨、壮烈。她们中,有的为了一句承诺,守望终生;有的未来得及留下姓名便战死沙场;有的乞讨度日但坚守信念,千里迢迢寻找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