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从《米拉日巴传》中对米拉日巴和他的母亲娘察噶坚这两个人物的真实、细微地描写,来解读《米拉日巴传》的艺术魅力。认为《米拉日巴传》不但描写了一个真实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米拉日巴,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忍辱负重、机智勇敢、爱憎分明、好强泼辣的藏族妇女的典型——娘察噶坚。作者桑杰坚赞用平实的手法把神性和人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实地反映社会概况、真实地描绘人物的性格,使《米拉日巴传》成为一部倍受推崇、艺术魅力经久不衰的文学杰作。  相似文献   
32.
著名作家王愿坚在谈《七根火柴》的创作心得时说:“我眼前浮现了这样一个形象。在翻越雪山的时候,一个红军战士不慎掉下雪坡去,几番挣扎,他终于被雪埋葬了。但是在白雪上却鲜明地高扬起一只手,在这只手中托着一个党员的党证。说  相似文献   
33.
历阅《十六国春秋》、《晋书》、《资治通鉴》等史典,前秦王苻生无不以暴虐残忍、昏酒好色现于世人,然而,细加考证和推敲,前秦王苻生并非如史典所述那样不讲仁义德政、野蛮残暴、淫荡昏庸,其历史形象应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34.
兼名是指两个以上音节组成的事物名称。公孙龙是先秦兼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其《坚白论》和《通变论》中,较系统地阐明了兼名生成的基本条件,揭示了兼名的合成规律。这不仅是先秦名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符号学思想,也是公孙龙对符号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5.
冯友兰先生认为 ,名家内部存在着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同异”派、以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派。学术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 :1.与“合同异”对立的观点是“别同异” ,与“离坚白”对立的观点是“盈坚白” ,所谓“合同异”与“离坚白”的对立提法不妥 ;2 .惠施虽持“别同异”观点而与“合同异”的庄子展开过辩论 ,但是也受到庄子的影响 ,提出“天与地卑 ,山与渊平”等“合同异”命题。公孙龙持“离坚白”观点而与后期墨家的“盈坚白”对立 ,在“同异”问题上则既讲“别同异”也讲“合同异”。因此 ,名家内部不存在各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合”、“离”两派  相似文献   
36.
结合十六国时期关中地区少数民族上层汉化特点,分析了前秦氐族哲人苻朗及其著作《苻子》中的玄学思想倾向与特点。对玄学文化的向往,是苻朗降晋的重要原因之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其走上激烈的"越名教任自然"之道,并成为司马氏加强皇权抑制谢氏的政治牺牲品。  相似文献   
37.
东晋时期,世族统治发展到巅峰,贵族和寒门之间界限明显、泾渭分明。王猛的出身虽寒微,却非常懂得经营自己,做好学问、通晓国家大事之后,他不像一般寒士那样为了一个芝麻官汲汲求之,而是找个地方隐居起来,以积极入世的姿态过出世的生活,寻求有心人的垂青。  相似文献   
38.
论宋代的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义实质上是论说文。在中国科举考试近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中,经义作为主要科目,前后达八百年之久,地位远过诗赋。本文以经义程式为依据,对宋人经义作了分期考论。虽不可谓宋人经义全无佳作,但实际效果与统治者的期望相去甚远,它又与律赋合流,开八股文风气之先,在科举史、文化史上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39.
“坚白石二”立论之谜——《公孙龙子·坚白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孙龙“坚白石二”命题的本意 ,是指由“坚”、“白”、“石”三个单名只能生成“坚石”和“白石”两个兼名。在《坚白论》中 ,公孙龙从认识论的角度阐明了表征事物特性的名称之间的相离性、独立性 ,深刻揭示了“以通称随定形”的兼名合成法则。因此 ,从《坚白论》的思想意蕴来看 ,它实际上是一篇探讨名称符号之间关系的符号学专论  相似文献   
40.
草木皆兵     
《快乐青春》2020,(4):70-70
成语正解:把草丛和树木都误当作敌方的伏兵。形容内心极度恐惧、疑神疑鬼。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90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率8万兵马迎战。苻坚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弱小的晋军看在眼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