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79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1950年代,茅盾经历了曲折、漫长而痛楚的思想改造历程,遭际了尴尬的人生境遇。这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作为文艺界的领导者,茅盾在工作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二、作为文学评论家,茅盾多次陷入"因文罹祸"的尴尬;三、作为文艺政策的解说者,茅盾往往言不由衷、自相矛盾;四、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茅盾1950年代创作的多次尝试都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53.
周薇 《兰州学刊》2009,(10):172-177
茅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中自成一脉,产成了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茅盾文论可以和周扬文论、胡风文论并驾齐驱,成三足鼎立之势。文章试图分析茅盾文论中自然主义与主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间的裂隙。以茅盾文论三次起伏为观照点正视裂隙的存在,从自然主义被妖魔化和茅盾的“落后焦虑”两方面来探究裂隙的成因,最后关注裂隙如何被抹平。  相似文献   
54.
茅盾是著名的小说家,对于戏剧,可说是门外汉,但他关于戏剧的评论文章,对戏剧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引进现代主义戏剧,重视戏剧的艺术性;关注戏剧改良,注重戏剧的功利性;适应时代发展,重视戏剧的大众化,茅盾开放的戏剧观,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深广的社会生活的描写,清晰的时代风云的展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概括和细腻入微的艺术刻画,史诗般地再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风云,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7.
本文概述了茅盾从本世纪20年代初直至建国以来在宣传和捍卫鲁迅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强调他在提倡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鲁迅方面是如何不遗余力,并指出这些成为了茅盾的整个战斗业绩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部分作家极力反抗传统,但他们始终就在传统之中;另一部分作家试图建构现代文化,但他们或者急于建构而不得,或者发现现代性也是一种有着弊端与缺憾的悖论性存在,所以在追求现代时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回瞥中的怨恨体验。中国文化的现代建构就是在反抗、追求、回瞥等各种力量的综合张力甚至对立中实现的动态的创造性融合。一、鲁迅的回瞥与怨恨鲁迅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对传统的怨恨与反抗,还在于怨恨地意识到自己就在传统之中,自觉认识到自己属于旧一代,而去和旧一代做斗争。鲁迅称自己是抽了鸦片而劝人戒除的醒悟者,是“思想…  相似文献   
59.
茅盾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评论活动中,作家论型文学批评的创作为后世文学发展确立了一定的规范,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茅盾的七篇作家论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不但可以辨析这种文体的演进过程,而且能够体现茅盾文学思想逐步溶入左翼主流文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60.
茅盾为代表的作家论批评文体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批评界的主流,完成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建制化历程。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其自身的规范性因素、社会实体性因素和其背后的权利支撑是三个重要的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