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81篇
  免费   1650篇
  国内免费   367篇
管理学   6780篇
劳动科学   330篇
民族学   876篇
人才学   1571篇
人口学   311篇
丛书文集   15206篇
理论方法论   3397篇
综合类   30462篇
社会学   5405篇
统计学   560篇
  2024年   365篇
  2023年   1151篇
  2022年   1044篇
  2021年   1291篇
  2020年   1166篇
  2019年   1308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1006篇
  2016年   1337篇
  2015年   2063篇
  2014年   4504篇
  2013年   3751篇
  2012年   4145篇
  2011年   4785篇
  2010年   4406篇
  2009年   4851篇
  2008年   5262篇
  2007年   3814篇
  2006年   3018篇
  2005年   2843篇
  2004年   2460篇
  2003年   2241篇
  2002年   2246篇
  2001年   1960篇
  2000年   1267篇
  1999年   658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335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32.
国有企业要努力做好人才管理的工作,运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就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创新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3.
近代中国人口问题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社会问题。人口过剩论与人口不足论是20世纪前半期两种主要的人口观点:人口过剩论认为中国存在人满为患的危险,应采取相应的抑制人口生产政策;人口不足论则认为中国不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而是人口不足的问题,与之相应的应制定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实质上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改造中国社会弊病,图谋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4.
实践学时的嵌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的理顺、宏观与微观诸因素的协调,能够保证实践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个性化考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原典的新鲜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5.
大学生法律通识教育在思想教育功能之外,还应当具有传授法律知识的功能。教育内容应当根据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法律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注重针对性。法律类公共选修课程在高校层面应有系统规划,确保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稳定开设。法律通识教育也应当关注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36.
在钢琴演奏中,指法的科学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法运用的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能否流畅地演奏,还关系到是否能迅速、准确、到位地诠释作品。因此科学的指法练习更加重要,它可以使每个手指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以便在演奏中发挥每个手指的特性,达到掌握音乐的风格和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政策导向、企业参与、学校培训、企业实践、测评等措施,使之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8.
39.
装修老房,以10年作为分水岭,对于10年以内的房子,除非有明显问题,否则基础工程不用动太多,只需重装地板、天花板及重新粉刷墙面,再更新厨卫设备,就能使旧屋焕然一新;而对于10年以上的房子,就要注意基础工程;尤其屋龄超过20年的,水电及瓦斯管线最好全部换掉,避免水管生锈、堵塞或破裂,注意电力负荷容量及电线老旧问题,以免发生电线走火的危险.  相似文献   
40.
儒家友德对于救治社会的个体化带来的个体人际冷漠、社会疏离、身心失衡等道德问题乃一剂良方。它鼓励个体将他者视为生活中的伙伴,以友善互助为基准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强调个体在关注自我的同时需兼顾社会公义,要以社会规范为普遍的价值标准,尊重公共利益;主张个体应积极借助他者的力量,与他者互相激励和引导以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上述理念实效的产生还需以对儒家友德的现代转化为基础,该转化主要表现为从"友爱"到"友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