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吴波 《船山学刊》2005,(4):89-91
《阅微草堂笔记》的思想文化意蕴存在着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纪昀本人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而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却又肆意称道灵异、张扬鬼神;另一方面,虽然强调天命的不可更改性,却又不断地强调人改变天命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由其彰显圣人“神道设教”的创作动机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2.
《四川社科界》2005,(10):53-53,52
由四川省杜甫研究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杜甫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于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大会于十月二十六日上午在成都杜甫草堂藏经楼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参加大会开幕式的有四川省杜甫研究学会名誉会长钟树梁,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尹建华,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张家鎏,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西南大学教授、四川省杜甫学会理事刘明华,成都市原文化局局长史家健,杜甫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张志烈,成都牡甫草堂博物馆馆长、  相似文献   
143.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既有大胆探索所取得的创获,也有粗疏失误而留下的教训.梁启超于1897年前后于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分别制订了《万木草堂小学学记》和《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二者充分体现出梁启超于陆王心学方面的思想特点,其把陆王心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变法维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4.
瑕难掩瑜 妍尤胜媸——《阅微草堂笔记》思想内容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学术界对曾风行文坛的清代著名学者纪昀的笔记体小说《阅微草堂笔记》的评论有失偏颇。其实 ,结合作者的道德理想 ,对该书作深入研讨 ,《阅微草堂笔记》既不是“一部反动的封建说教书 ,”也不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封建道德教条 ,”而是歌颂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美德 ,揭露封建道学家的虚伪丑恶 ,借鬼神报应叙写人生的一部具有进步思想内容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5.
<草堂诗余>分类本肇始于南宋唱本,其性质乃应歌性,承载了众多流行音乐因素.正统评家认为明词除了两头,一直发展平平,特别是嘉靖万历时期,曲化词数量激增更验证了明词的衰弊.所谓发展平平,无非是没有创新,对旧有词学观的固守.而这种固守正从<草堂诗余>分类本的绵延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通过此验证,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相当一部分明人在坚持着词的流行音乐属性这种意识,而同时又要面对词已失去流行音乐功能的尴尬.这种尴尬引发的冲突、混乱从而造成后世眼中不敢恭维的明词情状.同时,我们应该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文人在大作曲化词,"明词曲化"接受心理何以生成并持守了如此长的时段.  相似文献   
146.
147.
清代有“南袁北纪”((1))之称,袁枚和纪昀洵为文坛巨擘,亦皆为文言小说大家。若立足两人文言小说集代表作《子不语》与《阅微草堂笔记》,以小说地图的视角观之,多有可比对映照之处。就小说作品的主要地域分布而言,前者以江南区域为中心,叙事呈“自南而北”的趋势;后者以直隶区域为中心,叙事呈“自北而南”的趋势;就南北空间景观的重点意象而言,则有市井与庙堂之别;就物产与民俗地理的南北特色而言,则有南方山林与北地原野之别;就南北主要人物群像的塑造而言,前者多写江南客商,后者关注北方循吏。通过以上的比照探讨,还可见出两书不同的写作策略和叙事笔法,即一为性灵大家,由“戏编”而张扬性灵,一为理学名臣,多考据而说理教化。两位作者虽有强度相若的“地方认同”情感,却有着迥然有别的撰述心态。  相似文献   
148.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文言志怪小说中的艺术瑰宝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容 :如将人体疾病与道德品行相联系 ,体现了“天人感应”说 ;在辑录奇闻佚事、发表个人见解的同时 ,也载录了许多奇异药方 ;认为医者不同于普通人群 ,因而对一些不合格医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将有关的医学文化内容作为自己作品的生活素材 ,服从于自己的创作宗旨 ;以医学文化内容作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元素 ,阐述自己的思想 ,显示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9.
南宋中期以来书坊编的词选集《草堂诗余》盛行。该集今存分类本与分调本两系,版本众多而复杂,涉及诸多词学问题。文章从幸存最早之明初分类本提供的线索,推测宋本之原貌实为歌本。明初增修笺注本,原出宋季书坊所编,已是纯文学读本。明代中期词学家据分类本重编的分调本,则具有词谱的性质,可供填词者之用;其所选词调大都为宋人常用之调,所选之词乃当时流行的通俗作品,尤其不杂入声诗及其他韵文诸体,故对促进词体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词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