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77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81.
以阿里尔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家与以福斯特、伯克特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就马克思与熵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批判与反批判的深度交锋。鉴于熵定律在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阿里尔批判了马克思对熵定律的漠视,指责其忽视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限制。对此,福斯特、伯克特展开了反批判,论述了马克思将热力学应用到劳动力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创造的分析中,并借此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之于生态经济学的多重意义。福斯特、伯克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反对将生态环境问题作能量还原论的阐释,并借此阐述了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热力学”思想,进一步夯实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何以可能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82.
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而生态补偿标准成本的核算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将生态补偿标准成本核算纳入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之中,对生态环境涉及到的环境成本业务和事项进行确认,是构建生态补偿标准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关键,生态补偿标准的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环境公平正义和边际机会成本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等环境会计原则。另外,在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的成本核算时,需考虑运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新莽时期公制、将军制与州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复古改制。在官制改革中,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三公制度、将军制及州制的变革。变革的结果就是"公"一级的官员数量极大增加,将军号也增殖到泛滥的地步,尤其是二者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相结合,极大地削弱了国家的统治效能。而公府地方化、将军号增殖、州牧制度的建立等变化也正是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制度的渊源所在。  相似文献   
84.
思索与体验     
每个人的艺术理念,会因生长环境的不同、境遇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如果他是老师,这也会多多少少渗透到他的教学理念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延伸到艺术的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学生而言,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位好的艺术家,然后他能将专业艺术的理念与技能以最佳的方式诠释给学生。而好的艺术家除去他对艺术的执着,  相似文献   
85.
“指事”定义“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中的“识”历来被理解为“认识”,造成定义语义重复,分野不明确,分类也颇多分歧。“识”当作“分别、分辨”讲,“视而可识”是说可以从形体上将一组关系字分别开来,“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字的意义指向。这样理解,指事字的范围和分类都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86.
麦家的《风声》与李洱的《花腔》都在广袤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以“复调”的叙事策略,将创作凝聚点不约而同地放在个人身上,以个体视角去触摸历史、感知历史,凸现出作者对于革命化历史的独立思考与深度追问,并挖掘出个体生命在历史与现实的复杂纠缠中、在权力规约与人性困顿中的精神深度,于人性的褶皱处去发现其深邃丰满的内质或强悍而庄严的生命品性。  相似文献   
87.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并发症使得残障失能老人数量快速增加,而从事长期照护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亦将愈加突出。运用年龄移算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并通过年龄别残障率测算未来失能老年人口变动状况,进而得到全国未来长期照护养老服务需求量。测算结果表明:2016~2050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652.02万人增至1 643.43万人,年均增加29.16万人;如果采取专业机构进行长期照护,2050年所需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人员150万人;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过程中,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人员配置量将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严峻挑战,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增长。针对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有必要采取如下4个方面措施:一是坚持长期照护服务社会化,体现长期照护服务规模效应;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有效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效率;三是鼓励低龄老人从事长期照护服务,有效开拓养老服务渠道;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减少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实现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8.
杨文 《西藏研究》2013,(1):27-32
北宋前期处理河湟民族区域蕃族民户犯罪的基本原则是"和断罚纳",即因俗不强制采取统一刑律判决或服刑,而是以钱物代赎。北宋后期随着对河湟区域的开拓经营,河湟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蕃汉之间的交往日渐深入,以往"和断"法律政策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巩固对河湟民族区域的统治,北宋对其经济法律的政策随之发生了变化,北宋统治者出于维护河湟区域统治目的的需要,其法规从蕃法向"汉法"转变,体现出河湟开边之后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其"汉法"经济法规直接作用到保护蕃族人户的基本经济利益,土地买卖的开放就是河湟"汉法"经济法规走向进步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89.
唃厮啰政权是北宋时期由甘青吐蕃部族建立起来的地方民族政权,在青海地方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唃厮国政权兴起与发展,认为唃厮银政权的兴起与当时甘青地区吐蕃部族发展的历史、地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将”字句与“把”字句基本相同,因此大都可以互相替换,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将”字句结构简单,“把”字句结构形式复杂;“将”字句文言色彩较浓,多用于书面语,“把”字句口语色彩浓,多用于口语。通过定量分析统计了两种句式的使用比例,认为语体差异是造成“把/将”句共时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