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正过去一年中,对于被破产、重组、亏损、裁员、CEO下台等的一系列坏新闻缠绕的全球光伏企业而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然而,有一家企业却在其中表现抢眼。First Solar在2012年第二季度中实现净利1.11亿美元,毛利率高达25%。同期的赛维净亏损2.54亿美元,尚德和英利的毛利率分别为-10%和5%。  相似文献   
52.
金祖余 《山西老年》2008,(12):56-56
问:一到冬天,母亲的手很容易干裂,即使戴上厚厚的手套也不行,请问,是不是老年人的皮肤容易干裂?有没有好的防治办法?答:手掌及足底处有丰富的汗腺和皮质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皮脂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相似文献   
53.
在室温条件下,用直流磁控溅射Cu靶制备出了不同厚度的Cu膜,测量了Cu膜的光学透过率和面电阻,分析了光电性质薄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u膜厚度的增加,其光学透过率逐渐减小,透过率在波长为580 nm处出现峰值.Cu膜的面电阻随薄膜厚度的增加先急剧减小,然后减小变得缓慢,最后趋于定值.理论模拟了Cu膜的光学透过率随薄膜厚度的变化和光学透过率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4.
室温条件下,采用平面叉指电极式器件,运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和静电力自组装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盐酸掺杂和对甲苯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钛(PANI/TiO2)复合薄膜气体传感器,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其在常温下对NH3气的敏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掺杂PANI/TiO2复合薄膜较对甲苯磺酸掺杂PANI/TiO2薄膜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响应恢复特性以及更好的稳定性。该研究有助于开发低功耗、高灵敏度的NH3气体传感器。  相似文献   
55.
众所周知,利用太阳能有许多优点,光伏发电将为人类提供主要的能源。但从目前来看,要使太阳能发电具有较大的市场,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最大的目标。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  相似文献   
56.
质子交换薄膜 近年来全世界化石能源的供给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能源需求却因为新兴国家的经济起飞而不减反增,原油价格节节升高,取代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越受青睐.  相似文献   
57.
采用高分子网络原位合成法制备了ZnO/PVP纳米复合膜,并且通过多种测试手段对ZnO/PVP纳米复合膜的结构、光学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XRD,TEM的测试结果可知,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模板,原位合成ZnO纳米粒子,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等特点;通过红外吸收谱可知,PVP的基本结构没有被破坏,ZnO与PVP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从光致发光谱中可以看出由于PVP的引入,使得ZnO纳米粒子可见区发光减弱,紫外发射增强,表明经由PVP钝化ZnO纳米粒子表面,能够有效的改善ZnO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58.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LiTaO3薄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进行热分析;研究了敏感元绝热层的厚度与热导率以及基底的厚度及材料对热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方案,并给出优化前后仿真的对比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探测器的热响应随绝热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加,随绝热层的热导率降低而增加。在硅、镍、蓝宝石三种基底材料中,使用蓝宝石的探测器的热响应效果最佳。在绝热层厚度为2μm的情况下,基底的厚度对探测器响应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测试结果证实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针对氮化铝异质薄膜的制备,构建了两种AlN/Al2O3(0001)材料生长模型,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Al2O3(0001)表面吸附AlN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AlN在表面的吸附位置及其表面界面结构,发现AlN相对具有氧六角对称结构的最近邻的表面Al—O键发生了30°的偏转,稳定的化学吸附消除了吸附前表面Al—O层的驰豫,从而有利于AlN薄膜的铅锌矿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60.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F-doped tin oxide(FTO)导电玻璃上溅射得到一层致密钨膜,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片状WO3薄膜,运用XRD、SEM、UV-DRS对产物结构形貌及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运用电化学工作站对产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产物在120℃1.5 M HNO3环境中水热处理3 h后,透明性较好且光吸收性能最佳,而在450℃煅烧3 h后的光电流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