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377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549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尽孝     
语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更倒霉!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43.
自从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良知”范畴以来,它就与先秦儒学的心性论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同时,“良知”也不是一个静态的、纯结构性的范畴。随着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的发展,随着中国传统的人性、心性学说的日益丰富、完善,“良知”范畴也不断拓展和深化着自身的理论内涵。因此,对“良知”的考察不能够只局限于静态的结构分析,还应该考虑到其动态的历史发生:循着先秦儒学的心性论一大乘佛学的佛性论一宋明理学、心学的历史脉络,可以考察“良知”范畴历史发展的源流正变,揭示王阳明心学之前“良知”范畴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44.
吴国伟  曹俊 《决策探索》2009,(10):39-39
一、自由权利学说 杰斐逊在1776年草拟的《独立宣言》原稿中,对自然权利作了这样的阐述:“我们认为下面这个真理是神圣的和无法否认的:人人生下来就是平等和独立的,因而他们都应该享有与生俱来的、不能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他是第一个把自然权利学说写入官方文件的人,  相似文献   
45.
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并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简单继承或局部修正,而是基于继承的全面颠覆。拉康以哲学加语言学的方式改写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如无意识、自我、欲望以及主体等,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完成了弗氏未竟的关于人类主体问题的哥白尼式革命。同时,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广及人文、社会以及文学批评领域,对当代许多重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因而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先声。  相似文献   
46.
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导致了被征地者这一焦点群体的迅速激增。作为征地制度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承载体,该群体在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等问题已得到不少本土情景下的实证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围绕“退出意愿”,研究者提出了个体特征论、家庭结构论、空间区位论、发展期望论、身份锚定论、政策认知论六种理论假说。围绕“受偿诉求”,除了通常作为谈判之焦点的补偿数额,学者们也揭示出被征地者对于分配方案、程序正义、生存保障的诉求。围绕“行为策略”,研究者主要通过博弈模型、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尽管部分研究已经呈现了上述三个维度之间交融沟通的趋势,但三者各自为阵的孤立局面依旧存在。如何促成被征地者的类型知识、需求学说和行动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结,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建立出一套整合性框架,应当成为下一步的精进方向。  相似文献   
47.
论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既是哲学范畴,也是人在实践中不懈追求的崇高主题和最高价值。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哲学家们探索自由的足迹。他们的思想理论既有合理成份也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史上关于自由的全部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扬弃,以实践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自由现。今天我们追寻自由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于继续探究这个比较复杂和敏感、又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前沿问题,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8.
黑箱方法与中医“藏象学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祖国医学是传统的应用科学,具有朴素的系统性和辩证性的独特优势,且同控制论黑箱方法结合紧密,其中"藏象学说"理论为中医黑箱识别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达尔文是一个"天生的博物学者",以自然选择学说闻名于世。其进化学说体现着朴素的生态思想:自然界是个和谐发展的复杂网络系统,其成员相互依存;生物具有一定的位置体系,每种生物都在争夺各自的有限的位置;系统通过演替不断发展,自然状态下最终会达到平衡;生物通过竞争、趋异和迁移等方式获得生存优势与必要的生理条件。达尔文进化学说占据着生态学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位置,为生态学发展提供了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50.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范畴,纳"仁"入"礼",形成"仁"、"礼"结合的仁礼学说,进而以仁礼学说为指导提出"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实现多民族融合统一的、礼乐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封建君主制度.孔子的"德治"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形成体系,至董仲舒、司马迁臻于成熟,成为封建王朝奉行的治国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