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304篇
社会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新时期散文思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海慧 《江汉论坛》2004,(5):109-112
新时期以来,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下,小说、诗歌与戏剧的创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人们眼中,只有散文相对沉寂。事实上,散文内部也经历了“形散神不散”、真实与虚构、“新潮散文”、“大散文”与“文体净化”、“文化散文”、“杨朔模式”与“重写文学史”、“学者散文”等一系列探讨及论争。有些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甚至永远不会得出结论。但是,在探讨中,散文的文体特色、创作空间等都在进一步明晰,一向比较缺席的散文理论也得到了建设。在对资料的梳理与综述中,我们发现,散文创作及理论研究还是相对滞后的,它亟需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3.
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多种话语方式在两个层面上互动人物话语之间互动,形成了虚拟现实,叙事话语与虚拟现实之间互动,产生了相对独立的作品世界.话语互动一方面揭示了人生选择的意义,另一方面阐释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4.
21世纪以来,大量新发现的北美华裔作家水仙花的作品表明水仙花创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超过我们已有的认知。新发现的非虚构类作品以及小说极大地拓展了对水仙花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通过细读水仙花新闻报道和小说中的边境主题,揭示作者对北美早期华人跨境移民史的书写和呈现,以及其超越地理、族裔、性别的人类共同体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5.
自传长期以来地位难定,它属历史还是文学?是写实还是可以虚构?对这些问题理论界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对后现代派理论家来说,自传不是一个分割的体裁,自传与虚构、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了。德国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自传作品《剥洋葱》是后现代派语境中一个典型例子。这部自传是文学还是历史?是虚构还是事实?文本具有哪些后现代自传的特征?论文通过剖析文本试图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66.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2007),并通过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以及其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认知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根据科恩《自我论》中所揭示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发展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她所造成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布里奥妮在这三个阶段中的自我定位、个性特征的变化以及其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揭示了一个人从无知少女到成熟作家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67.
中国当代纪录片深受西方"新纪录电影"潮流的影响,故事化、虚构是其理论与创作联袂而行的两个重要倾向。当代纪录片的故事化,主要源于纪录片"情节编排"模式的选择和"故事片化"的创作理念;虚构作为"竞争性真实"与纪实同样成为通向纪录片深度真实的途径。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进而论述这一问题,以期加深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68.
本文就宇文所安重要诗学理论著作《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兆》书中提出的“非虚构诗学”命题的提出、论证、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详细的论述,指出,宇文氏中国传统诗歌“非虚构诗学”的假定更多基于中西诗学的比较策略,以推举出中国传统诗歌为理想的诗歌,以此颠覆西方虚构诗学传统,但这一命题如回到历史语境中考察,仍有诸多不确之处.  相似文献   
69.
《社科纵横》2016,(4):118-122
文本是虚构世界的物质载体,是实在有形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却并非如文本本身一样真实地存在,它是主观抽象的,是话语的表征和想象力的产物。读者只有在阅读文本之后才能感觉到虚构世界的存在,而虚构世界是模糊的、无形的,读者只有根据逻辑规律和可能世界的标准,依靠想象、推理来判断虚构世界的大小。虚构世界的大小与文本篇幅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文本篇幅并非判断虚构世界大小的金科玉律,更多的是要依靠文本信息"读出"虚构世界的大小。虚构世界可以分为同质世界与异质世界两种,对于同质的虚构世界而言,由于依据的参照系统是相对固定的,判断其中的虚构世界的大小比判断异质的虚构世界的大小要简单些。由于叙述中的虚构世界的有限性,读者"读出"的世界往往比文本呈现的世界要大。  相似文献   
70.
唐人小说以虚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既具有世俗女性的优长,又拥有特异能力的奇幻女性形象,这些奇幻女性形象可分为女仙、女妖和女侠三大类型,其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真实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婚恋状况,同时也折射出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及个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