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349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行政诉讼缺席判决制度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在行政诉讼过程中 ,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 ,如何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制度。我国行政诉讼缺席判决制度的规定存在缺陷 ,制度运作与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职权调查制度不相适应 ,在新的诉讼证据规则面前缺席判决制度更加难以运作 ,在撤诉情形下缺席判决制度形同虚设。行政诉讼缺席判决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52.
举证责任最早源于古罗马时期,其与民事诉讼相伴而生,两者有同样源远流长的历史。1883年,德国学者尤里斯·乌格尔查在论文集《刑事诉讼导论》中将举证责任的含义作了"实质上举证责任"(Materielle Beweislast)和诉讼上的举证责任(Prozessuale Beweislast)的划分。本文从分析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内涵及其分配规则入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就我国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3.
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以“和解”之名行“调解”之实。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和解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行政诉讼和解中的“合谋”隐患应重点思考。通过利益博弈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发现:在行政诉讼和解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合谋隐患;行政诉讼和解过程中的合谋行为会导致“案结事不了”的和谐隐患以及法官的角色迷失。在行政诉讼和解的制度构造中为抑制合谋应当采取一些必要手段,即通过和解与审判的事权分离保证法官严守中立;通过明确行政和解协议的先予执行效力和可强制执行性来实现“案结事了”;在立法中增设继续审判请求权以进一步保障撤诉原告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4.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对当下中国的行政诉讼法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它将行政诉讼的目的定位为解决纠纷,淡化了行政诉讼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妨碍了行政诉讼独特的宪政功能的发挥,并导致了行政法规则在诉讼中的模糊化,使行政诉讼所承担的对行政法的告示、指引、预测、教育等作用无从发挥,行政违法的责任也随之淡化。而学界肯定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理由如行政裁量权的存在、中国无讼厌讼传统、外国存在相关制度等,均无法成立。由此,中国在当下不应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55.
加入WTO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这一历史性大事不仅对我国经济建设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我国法制建设,尤其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种影响既具有宏观性,又具有微观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前瞻性,是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全新调整和有益扩充。  相似文献   
56.
行政计划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是行政主体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中公民因行政计划侵害而提起行政诉讼也存在诸多障碍。借鉴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对行政计划司法审查制度的相关立法与实践,对适用司法审查的行政计划的范围加以界定,对完善我国行政计划司法审查制度,实现对公民合法权益在行政计划领域内的充分保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7.
行政契约的诉讼制度架构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契约在行政与合意两方面的混合特性决定了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解纷规则。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契约争议的最佳渠道,然而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尚缺乏有效解决此类争议的能力。针对行政契约案件,现行行政诉讼制度迫切需要在受案范围、审查原则、举证责任以及法院审理程序与判决等方面有新的建构或改进,在行政赔偿与补偿规则上也需要有相应的突破。  相似文献   
58.
俄罗斯行政诉讼制度的历时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书菊 《求是学刊》2007,34(3):77-81
俄罗斯的行政诉讼不是其本土化法制。它经历了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历时性转变,通过对传统与西方现代法制思想的反思,以宪政基础为基石,强化了整个制度体系设计的逻辑性,从对诉讼价值的准确定位、适当扩大适用范围、明确举证责任和检察官的参诉制度,全新地设计了行政诉讼制度。关注俄罗斯行政诉讼制度是如何从传统走到现代,反思其面临的困境,对于构建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将是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9.
吴淞豫 《社科纵横》2007,22(1):24-26
本文以行政诉讼法修改中更好体现理论成果,完善现有立法技术为初衷,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法技术为研究对象,认为应当从两方面把握其内涵:宏观上在法律体系中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规定受案范围,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的规定区别、衔接以及逻辑起点的选择;微观上法律条文本身逻辑体系(以何为受案范围确立的基本范畴)、表述方式(肯定式还是否定式)的甄别使用。在比较和分析了域外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法技术的前提下,认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立法技术应当从两个方面完善:宏观上首先在宪法中明确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权,明确司法是行政争议最终解决途径(最终裁决权),以确认和保障相对人诉权为逻辑前提,在不同效力层级之法律规范性文件中分别确立;微观上应以行政争议为基本范畴,在宪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其他法律中甄别使用肯定式和否定式。  相似文献   
60.
《江苏统计》2001,(12):41-41
2001年8月,如皋市统计局接到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01)通中行终字第81号],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作出终审裁定:准许上诉人如皋市房地产管理处撤回上诉。至此,如皋市这一起统计行政诉讼案尘埃落定。 2000年4月,如皋市统计局会同如皋市劳动局对如皋市房地产管理处上报的统计数据例行检查时,发现该鱼位1999年12月30日上报的,劳动情况年报基层表》填报的数据与实发数不符。该单位在上报劳动工资总额中瞒报了效益工资及奖金,检查人员当场填制了《劳动工资检查情况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