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是否应当包括本人具有过错为标志,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有单要件说与双要件说之争。合同法第49条究竟采纳何种学说,在学术上尚有疑问。然而,无论是单要件说还是双要件说,两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均以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和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为出发点。因此,本文也自此入手分析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认为:私法有民法和商法之分,表见代理也必有民法上的表见代理与商法上的表见代理之别。基于民法与商法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应采双要件说,后者则应采单要件说。两者不分。无论是认为表见代理应采单要件说还是应采双要件说,均有失妥当。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对代理制度的历史考察为切入点,检讨我国现行代理制度的价值取向,分析了两大法系表见代理价值需求,论述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论证了表见代理制度的应用及效力,以期达到使这一制度能得到广泛和正确地应用。  相似文献   
53.
欧阳琳 《职业时空》2009,5(5):157-158
表见代理制度设立的意义和表见代理类型进行了阐述,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表见代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4.
刘斌斌 《甘肃社会科学》2007,(2):175-177,188
对于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代理权滥用问题,本文从民法的基础和应用出发,通过设例的解析,阐述了代理权滥用及表见代理的概念,对代理权滥用的代理效果及法律关系进行了考察,探讨了代理权滥用和表见代理的关系,并提出其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1999年3月15日诞生以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部法律继承了我国以往合同及民事立法之优秀成果,大胆借鉴了英美及国际上关于合同立法的先进制度,将我国法制建设推向一个更高台阶,但在实际适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就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表见代理构成是合同法制度中最复杂、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环节。学理上,根据本人的主观过失是否构成表见代理的必要条件,有单一要件说、双重要件说和折衷要件说之争。从当前表见代理认定中的观点分歧和认识误区着手,分析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以期推动表见代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相关立法、司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7.
代理权授予行为是否具有独立性,直接影响到本人能否以单方行为授予代理权或撤销代理权而不必与代理人达成一致;代理权授予行为是否具有有因性,则直接决定着本人与代理人间的基础合同关系无效或撤销时,代理权授予行为是否归于消灭。为保护本人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应在民法典中确立代理权授予行为独立性并无因性理论。  相似文献   
58.
代理权是代理人从事代理活动的合法根据 ,有些法律行为因具备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而成立代理行为 ,但由于欠缺代理权而构成无权代理。无权代理包括狭义的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狭义的无权代理是一种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 ,可能发生代理无效或代理有效的法律后果 ;表见代理虽为无权代理 ,仍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59.
表见代理是为了保护动态交易安全而产生的。它实为一种无权代理 ,却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正是基于它与普通民事代理相比之下的独特之处 ,在现实生活中它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由于表见代理制度尚未完善 ,因此在表见代理的适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0.
表见代理及其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见代理是代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 ,在代理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表见代理的特殊性 ,致使人们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别 ,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成为民法学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针对表见代理在我国学术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从较为广阔的视角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