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04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现行刑事法律未将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权纳入调整范畴的前提下,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其经济和精神损失进行救助,从而真正维护被害人的宪法权利。将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纳入国家救助体系的理论基础有国家本质论、人权保障论和刑罚功能论;救助过程必须坚持及时性、补充性、法定性和合理性原则,要以必要性为判断标准确定刑事被害人是否需要国家救助;救助适用范围应严格限定于因暴力犯罪引起的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侵害;救助的程序分为启动程序、审查程序和执行程序;国家救助应当选择以精神救助为主,以金钱救助为辅,综合被害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救助的方式。  相似文献   
42.
主张被害人自我答责是一种"完全否定或者完全肯定"的判断,判定责任时只能将责任归属于行为人或者被害人一方,不存在同时归属责任的情况。在被害人心智健全的情况下,如果参与者对其意思形成的妨碍,从社会通念看来并不足以影响其自己我决定的,即使被害人遭受损害也不得归咎于参与者。保证义务原则上排除被害人自我答责的适用,但在特殊情况下,特定义务人如果出于促进被害人福祉的目的参与了被害人的自我危殆行为,从法益衡量、动机评判和参与形态上综合考虑,依然有适用被害人自我答责的余地。  相似文献   
43.
冯建功  彭新林  闵鹏 《理论界》2006,(11):84-85
被害人承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以正当化根据为理论基础,以有效成立条件为核心要素,但在司法实践的界定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准确把握被害人承诺有效成立的条件,关系到刑事责任的大小和有无,因此,对被害人承诺成立的有效范围和条件必须严格地加以区分和限定,才能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44.
民约论是刑事被害人理论的基础。根据民约论的精神,刑事案件发生直接说明国家没有能够很好地保护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但由于国家垄断了对刑事被告人的处罚权,所以刑事被害人寻求国家的补偿就理所当然。就我国法治现实而言,刑事被害人的权益需要重视,但将其作为诉讼当事人则存在许多弊病。  相似文献   
45.
被害人过错的成立要件与我国《刑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人过错是基于被害人的行为,诱发犯罪人的犯罪意识而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从而导致犯罪人应受惩罚性降低的过错。本文对被害人过错的主体要件、被害人过错与犯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因果联系、被害人过错达到一定标准等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应在刑法总则中明确将被害人过错作为法定量刑情节,在分则中首先就一些互动性较强、被害人过错比例较大的犯罪做出更为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46.
以定罪与量刑作为逻辑划分的双三角诉讼结构,在保留控、辩、审三方基本诉讼架构的同时,突显了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的分离,实现了量刑程序的诉讼化,提升了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从诉讼对抗性、被害影响陈述、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各方面来看,双三角结构下被害人量刑参与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现状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刑事被害人学研究的兴起,各国日益重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许多国家的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心由保护被告人权利发展到同时保护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被害人当事人地位,加强了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但是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造成被害人当事人地位与权利享有不相称的尴尬局面,因而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48.
聚众淫乱罪属于无被害人犯罪的一种类型。我国刑法中聚众淫乱罪分为公然与秘密两种类型。从无被害人犯罪的角度,秘密的聚众淫乱行为入罪不具备法益侵害性、不符合刑法谦抑性、不符合社会需要和民意,应当除罪化。公然的聚众淫乱符合犯罪的本质,应当犯罪化。并且二人的公然淫乱也应当入罪。  相似文献   
49.
李运寰 《现代妇女》2014,(12):45-45
本文在分析被害人承诺正当性的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报出了被害人承诺成立的四件,及推定承诺成立的求,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运步建立并完善被害人承诺制度。  相似文献   
50.
在研究预防犯罪时,应该注意研究犯罪被害人的问题。因为,通过研究犯罪被害人的涵义、特性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犯罪这一社会现象,找到有效预防犯罪被害人被害的方法,从另一方面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