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0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508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15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69篇
理论方法论   544篇
综合类   3871篇
社会学   555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张一兵教授及其同仁认为,法国1968年的学潮和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政治上和哲学上已经终结。笔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否定辩证法》对概念拜物教的批判是物化和异化批判传统的继续,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虽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但不意味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终结,而是意味着它的转型。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原来的“他者之镜”是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今天的“他者之镜”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只要西方国家还有思想流派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对马克思的事业和社会理想保持着某种理论和实践的忠诚,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知识潮流就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993.
近代学人提出的“学术独立”观念,一直是中国社会颇具争议的问题。事实上,立于近代语境中深入考察,其涵义实多歧而微妙。它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一个侧面,寻求中国学术能独立于西方;也是近代学人追求学术自由的一种反映,吁求学术能独立于政治;更是近代学人治学态度的体现,对实用价值的一种超越,即学术能独立于“致用”。  相似文献   
994.
魏永刚 《经理人》2004,(11):6-6
一个国家强盛的后面是几个成功的企业,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是几个成功的理念,这是西方管理界盛行的观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开始教授营销课程,那时的中国企业完全没有营销的理念。  相似文献   
995.
卷首语     
近两年,正当现代化浪潮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凯歌行进之际,读经运动却骤然间风生水起,从官方倡导推动到社会名流贤达呼吁鼓吹,从古经释本的畅销到各式各样的“读经班”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现代儒者”摇旗呐喊到处处可闻的稚童琅琅读经声,真一派轰轰烈烈的景象,蔚然而成一种新的文化风尚。似曾相识燕归来。人们不禁会想起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三次读经运动。那三次读经运动也曾风行一时,但很快就在历史大潮的激荡中落花流水而去,而这新一轮读经的命运又将如何?是重蹈覆辙还是风光无限?那依然只能由历史作答了,无论鼓吹者如何坚执,也无论反…  相似文献   
996.
抗战时期建立的西南联合大学有七十多个学生社团。其中,剧艺社在成立的几年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充分体现爱国主 义、民族平等、学生自治、民主自由等特征的社团活动,不仅对推动全民抗战思想的传播、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抨击国民党 当局的专制独裁统治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中国高校引进并实践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通才教育等西方现代教育理念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剧艺社独具特色的社团文化,无论是对于当时的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还是现当代的高校改革,都有 着深刻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强盛,部分西方知识分子认为西方世界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工具理性等方面大大优于东方民族的古老文明,于是逐渐滋生出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观,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产生这样的误区:鄙视中国文化的价值、制造中国文化停滞的形象、贬低儒家伦理的作用。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区,一方面是对文化发展民族性与时代性、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规律的违背,另一方面是为西方殖民霸权的“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8.
刘永丰 《理论界》2005,(10):146-147
人类欲望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导致了社会罪恶的产生,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鼓励和张扬了人类欲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否定、抑制了人类欲望。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在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义务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在制度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途径争取个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人格品行。  相似文献   
999.
现代西方价值观有力地支撑着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扩散,形成席卷全球的现代文化场,使人类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境和灾难。该文通过对现代西方价值观逻辑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的分析,指出走出现代文化场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00.
平等思想作为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从最早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正义要求的平等,到古希腊后来形成的自然平等、古罗马的法权平等、中世纪在上帝面前的生命平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平等、自然法学派主张的人人生而平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实践以及新旧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关于平等与自由的两难选择,平等思想在西方的发展从一个角度浓缩了西方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平等思想也是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以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领袖的理想。怛这种平等思想相对于西方平等思想的纷繁复杂而言,显得异常单调和不成体系;而且,西方平等思想总是与正义、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中国历吏上的平等思想却局限于物质上的“均贫富”,从而使其革命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