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46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217篇
管理学   3026篇
劳动科学   97篇
民族学   1539篇
人才学   738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11600篇
理论方法论   2211篇
综合类   20783篇
社会学   3189篇
统计学   306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681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741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671篇
  2016年   858篇
  2015年   1398篇
  2014年   2700篇
  2013年   2270篇
  2012年   2763篇
  2011年   3012篇
  2010年   2717篇
  2009年   2886篇
  2008年   3764篇
  2007年   2808篇
  2006年   2364篇
  2005年   2205篇
  2004年   1966篇
  2003年   1786篇
  2002年   1699篇
  2001年   1423篇
  2000年   1028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70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谈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水彩画的若干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剖析了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水彩画的差异 ,认为只有把握好水墨画与水彩画的异同点 ,才能更好地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深入开展中国水墨画与水彩画的创新。  相似文献   
82.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能把客观的道德需要 ,转化成一种稳定的内部驱动力 ,促使人们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可以促使青少年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评判而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激发起历史责任感和道德追求 ,这是我们今天青少年德育中大有开发潜力的重要资源。一、历史教育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 ,决定了社会伦理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道德追求的多样性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少数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状态 :人生无目标 ;生活无所谓 ;学…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通过东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了东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5.
在阿拉伯旅美诗人和作家中,纪伯伦受美国文学特别是惠特曼散文诗的影响较深。两人的文学创作在语言创新、韵律感、色彩运用、叛逆精神和神秘主义思考等方面极为相似,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共性,特别是近代以来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的接受。  相似文献   
86.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审美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原初意识、儒、道、释及堪舆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其施加了巨大的理性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87.
该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包括意识形态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在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它的前进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核心的四大依据,指出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虚拟社会与道德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 ,虚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虚拟社会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开放性、非人性化的特点 ;虚拟社会的自由和民主精神、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自主精神、奉献精神、开放思想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但同时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因此 ,道德建设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以构造文明虚拟社会  相似文献   
90.
洪仁接受了中西文化并皈依上帝 ,其文化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既有对西方文化多方位接受和认同的趋新意识 ,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恋旧情结 ,试图用附会中西的办法来规范中西文化。他的文化观极具开放性和前瞻性 ,但又有自相矛盾和不成熟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