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以唐末宋初盛行的唱和诗风为着眼点,解析唐末宋初诗歌中不断强化的交际功能以及愈加盛行的创作竞巧意识和娱乐风习,通过多方位的文化考察,探讨西昆体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沙里淘金的眼光和态度对西昆体的佳作给予挖掘,力求对之作以全面、公正、审慎的评价。  相似文献   
22.
傅蓉蓉 《齐鲁学刊》2008,(3):119-122
通过对杨亿和黄庭坚诗学观念的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到,黄庭坚无论在诗学范型还是诗学理论上都继承了西昆诗派的遗风,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变。在宋代诗歌发展进程中,黄庭坚对西昆体诗学理念的承与变正是宋型诗走向自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23.
北宋西昆体后期诗人胡宿有独树一帜的诗学观,他提出“状物无遁形,舒情有至乐”的创作纲领,赞赏“天质自然美”的“平淡”诗风,更推崇胸纳云梦笔走风雷的诗人诗作。他的诗在对西昆体的继承中开拓创新。其边塞题材之篇情调昂扬豪放,音韵铿锵,确是盛唐遗响;山水诗与田园诗意境清逸旷朗,诗情画意浓郁。颇为历代诗论家称赏。  相似文献   
24.
西昆体在宋初与白体、晚唐体鼎足而立,但是三者之中,对前者的研究最为不足。本文通过对西昆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和《西昆酬唱集》中其他十四位诗人的具体分析得出:杨亿最早宗李商隐,但是首先进行西昆体风格创作的却是钱刘二人,并且三人对西昆体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余十四位诗人在西昆体的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但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5.
苏轼与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不同,他没有明确反对过西昆体,甚至推崇、欣赏昆体诗人杨亿、钱惟演等人。苏轼还善于融汇昆体之长,吸收昆体有益成分,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丽藻和典故两方面。语言风格方面,苏轼部分诗作呈现出清丽特色。这些无不是苏诗"阴效昆体"的体现。苏轼与西昆体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他的"绚烂之极,乃造平淡"的美学命题,辩证地论述了"绚烂"和"平淡"的关系,可视为他对西昆体优秀成果创造性的接受和学习。  相似文献   
26.
李强 《江淮论坛》2011,(1):175-180,71
杨亿是宋初著名诗人,他作为“盛世符瑞”出现在北宋历史上。不同于一般的“神童”,杨亿把握住历史机遇.用自己的“神童”传奇资源和文学影响力,开创了大宋王朝新的文学时代。杨亿和他的馆阁同事们倡导的“西昆体”诗歌样式,迅速风靡了当时的大宋文坛,成为大宋王朝自己第一个流行文学样式.“两昆体”诗风的形成,顺应了南北文化融合的历史趋势,也体现了统一王朝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