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1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扬雄《法言》对历史人物多有批评,扬雄本人的思想借以呈现。以孟子、屈原、伏羲的相关批评为线索,可以看到,扬雄重视孟子提出的“孔子之道”及其“辟杨墨”之功。扬雄推尊孟子,表明其澄清并彰明“孔子之道”的价值理念。扬雄重“智”,赋予“智”以保身的内涵,以“独智”作为入圣的标准,将“智”置于“五常”之首的价值序位,并以此为基础批评屈原不够明智。扬雄发展了《易传》的观点,以伏羲为礼乐文明的起始圣王,建构了礼乐文明史的新脉络。上述观念与认识,是扬雄对思想史的贡献,也是其对西汉儒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南都学坛》2015,(4):7-10
两汉在西北边疆都曾实行过军屯戍边、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等移民政策。但不同的是:在募民方面,西汉是为拓边而募民徙边,东汉是受边疆战乱的影响将边民内迁,战乱平息后又令其返回;在处理降卒方面,西汉是在边郡置属国以处降卒,东汉是迁降卒于边郡以内;在迁徙罪犯方面,东汉为了避免边疆人口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不但将死罪囚减罪一等戍边,而且令罪犯妻子随同前往。从二者对西北边疆的治理效果来看,西汉大规模的在西北边疆实行军屯与民屯,且能保持政策的相对持久性,这对西北边疆的安定发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3.
徐卫民 《中州学刊》2023,(11):132-137
匈奴是西汉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最大对手,对西汉王朝形成强大的压力,汉王朝不得不采取诸多办法对付。从汉武帝开始采取武力征服并继续进行长城的修建,特别是在河西走廊地区北部新修了长达数千里的长城防御体系,才真正解决了匈奴侵扰的问题,“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形成了“边境强,则中国安,中国安则晏然无事”。长城既巩固了边疆地区的安全,又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4.
齐、鲁自古不同,延至秦汉尽管仍有差异但皆以礼义闻名。西汉时期齐鲁之地以其雄厚的知识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切地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但同时自身也受到当时社会大势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种交互的影响中,齐、鲁最终合流于经学之下。在社会整体风气的影响下,齐地变化不大而鲁地则受到巨大的冲击,大体上呈一种鲁地齐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研究的情况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回顾,撮述了古代《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研究的概况,简述了现代《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研究的历史,认为此项研究还有《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的主要方法及选编倾向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开拓。  相似文献   
66.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用现代职场的话来说,也是一个典型的"跳跳族",先后呆过好几家不同的"企业". 最后一次,他找到了他的伯乐--刘邦.  相似文献   
67.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关隘。西汉敦煌郡九置组成的邮驿系统向东可通达长安,向西从最西端的龙勒置就近经由阳关出塞,又经文候鄣可抵达鄯善国伊循城,至此连接西域南道。这条阳关通道相对玉门关通道更便于通行,因而,阳关通道是文书传送之路,也是戍卒、施刑士来往之路,还是西汉与西域间通使、通商之路。因此,阳关应当是为了与西域诸国通使通商需要而设置的关隘,此后成为西汉中原与西域交流交往交融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68.
西汉音乐领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通常被称为"歌儿"。最初,他们只在宫中宴饮和祭祀上进行乐曲吹唱,发展到后来他们的身影开始出现在地方上,成为西汉社会一支不容忽视的音乐群体。  相似文献   
69.
文献中常有"炎汉"、"炎刘"的提法,其实准确地讲这仅指东汉。整西汉一朝,始终未立火德,前期是水德,中后期是土德。至于西汉后期极为盛行的火德,并未被定为法定徳属,直到光武帝时才"始正火德"。若以为"炎汉"即为两汉,则是对历史真相的曲解。  相似文献   
70.
秦及西汉时期淮北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秦及西汉初年,此阶段农业的发展大体上以今漯河、淮阳、亳州、徐州、郯城一线,并一直向东北延伸至于东海为界分为发展程度差异明显的两片,此线以北是土地开发利用较为充分、农耕业较为发达和盛产粮食的地区,而此线以南农业的发展则显得原始落后。第二阶段为西汉中后期,此阶段淮北农业获得了快速的、全方位的发展,农业发达区域也随之大大地扩展,最明显的表现是向南即向淮河沿线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