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67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跨媒体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波 《浙江学刊》2008,(3):222-224
跨媒体经营是动漫游戏产业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随着动漫游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动漫游戏产品在不同的媒体类型之间进行产业化经营将成为一大趋势.动漫游戏产业跨媒体经营的产生有其基本原因和条件,也有其链接方式和实现价值.手机等新媒体对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拓展传播渠道和提供销售平台的促进作用.从国际视野来观照,我国动漫游戏产业跨媒体经营才剐开始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2.
审美虚静对审美观照不但具有方法论、本体论和生存论三方面的意义,而且促成了审美主体对单维度生理、心理欲望及其感性杂多世界与单维度知性、理性的知解活动及其知识产物的双重超越,从而开启了本真澄明、生机氤氲的审美世界和生命境界。审美虚静通过有限的在场开启无限的不在场,在“悬置”中“还原”万事万物的本性,这正是审美超越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53.
审美静照是艺境创构的起点。中国人的静照方式是“俯仰往还,远近取与”。这是中国诗人画家的观照法,也是哲人的观照法,宗白华从“道”的运行中为这一方法求得文化原型,并从哲学上论证了:中西观照法的差异,源于宇宙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54.
55.
人的行为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采访对象作为新闻采访活动中的特定元素,其行为具有人的行为或活动的各种表象特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大众传播学、生理学等角度考量采访对象的行为特征,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56.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以开放的体系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之外,还应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着手,观照现实,关注民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7.
道与禅在思维方式、艺术审美、内在精神等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甚或同质性,这一点不仅为人们所察觉,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既往研究多在传统维度和现代性的框架下进行,还少有基于后现代视域的考察和比较,突破道、禅比较研究的传统局囿,后现代的观照似乎是一种可能的维度.道与禅在反权威、反中心、反理性、融主客、扬个性等诸方面的相似性或亲缘性为实现这一可能的比较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58.
希伯来神话与希伯来民族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在宗教化视角的观照下,解决它,既看到了对神崇拜及罪、惩罚、拯救诸观念,也看到了人创造神话的宗教寓意,更显示了希伯来宗教的独一神教物质特征。  相似文献   
59.
"三言"、"二拍"中情爱描写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明代中后期的时代文化环境、作家的情爱观念、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商业出版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作品有力冲击了封建理学的道德伦理体系,从而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揭示出中国小说从神化到人化、从自教化至世俗化演进的发展倾向."三言"、"二拍"对古代情爱文学题材的大突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60.
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最后阶段。随着社会发展、美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艺术教育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的反思为基础,展望其发展趋势和当代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