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3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713篇
劳动科学   63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7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928篇
理论方法论   360篇
综合类   3695篇
社会学   309篇
统计学   13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美国《关税法》337条款的内容特点做了深入和客观的分析,对337条款与WTO有关贸易规则、美国301条款、反倾销条款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及我国企业在对外经贸往来中如何应对337条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82.
投票悖论是困扰众多学者的难题,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对前人解决投票悖论的方案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从投票规则着手研究投票悖论的消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投票规则是解决投票悖论的关键,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3.
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和司法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极大进步。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在内的几个国家在妇女权益保护立法和实践方面都十分先进。美国历经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加强对妇女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些方面英国和日本也不逊色。这些对我国都是严峻挑战:我国尽管在《宪法》中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很多仍是宣示性口号,没有真正地贯彻落实。所以,在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时,除了参考一些国际公约的规定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其他国家的法律改革,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和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84.
在清末民初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信仰世界经历了急速的断裂与嬗变."反迷信"运动将改造民间信仰整体性地纳入到了创建现代国家的话语体系及其社会展开过程.然而破除迷信作为一种启蒙形态,并非现代性的独创,它也是精英主义对于民众世界论述与改造传统的绵延.在反对迷信的同一性态度底下,还有启蒙主义在不同层次、不同立场叙事场景中的复杂呈现.民众信仰空间的多重叠合功能,使其现代改造并不表现为一种"传统一现代"绝然对立的线,}生进程.在地方性状态下,正统与民间、传统与现代交互而行,信仰空间依存于民众的日常实践,在现代改造中强固地延续着.  相似文献   
85.
托班阶段是幼儿园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而常规教育的培养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各项学习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只有做好常规方面的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如果常规不好,严重点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托班进行常规教育  相似文献   
86.
2005年余华推出了所谓"十年磨一剑"的作品《兄弟》。《兄弟》折射出余华超越以往的决心和宏大叙事的野心,但是作品产生的阅读效果却与余华的初衷大相径庭。本文从余华试图超越但创作乏力两方面分析两者产生悖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刘家和 《河北学刊》2008,28(2):93-96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88.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矇胧诗"群,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由于"后朦胧诗"群的驳杂与庞大,学术界对这一诗群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在当时由于发表鲜明"反叛"宣言的那几个派别上面,从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多元性,结果造成了历史性的误读。这一误读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后朦胧诗"群看作是一个反文化、反传统的诗歌群体和对它们语言革新的不认可。  相似文献   
89.
我国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未对撤销权行使的法律效果作出明确规定,学界争论颇多.有学者认为应当沿用传统大陆法的"入库规则",也有学者主张应当由撤销权人优先受偿.文章从制度构建中的逻辑贯彻与利益衡平两个角度展开讨论,证成"入库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0.
邓纲 《社会科学研究》2008,29(2):98-102
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传统分析大多选择经济学的视角,通过此类措施对社会福利以及个人效用的影响评判其合理性.本文另辟蹊径,从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角度采取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法律诠释,就国家权力通过非关税壁垒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可能引起的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指出国家掌握的社会财富分配权的滥用以及对个人权利保护位序的错乱是非关税壁垒缺乏正当性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尽量少实施涉及个人积极权利和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中产生显著财富转移效应的非关税壁垒;对涉及个人消极权利的非关税措施,则应在承认目标合理性的基础上,遵循合理的公共决策规则来确定,并重点防范实施中国家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