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2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19篇
人才学   78篇
丛书文集   1002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3894篇
社会学   39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LDC-On line书面新闻语料库和自建口语新闻语料库里汉语新闻话语中的季节隐喻的研究发现:(1)多数季节表达式在汉语新闻话语中隐喻化程度不高。比较而言,口语新闻中隐喻化程度远高于书面新闻。(2)从题材角度看,经济新闻话语中的季节隐喻出现频率最高;从喻义角度看,春风、春雨、春天、小阳春和春雷属于积极隐喻,冬天、寒冬、严冬、寒流、寒冷和寒风可归入消极隐喻,而高温、秋风和秋天则可称为两可季节隐喻。(3)季节隐喻是由基本隐喻、命题和次级复杂隐喻构成的复杂隐喻。基于大型语料库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揭示季节隐喻在自然话语中的真实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2.
南岚 《现代妇女》2014,(4):245-246
隐喻作为一种带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普遍的语言现象,其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隐喻的翻译就尤其重要。本文拟以莫言的作品《酒国》中出现的隐喻为例,探讨隐喻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韦恩·布斯是二十世纪美国修辞学界的知名学者,尤以小说修辞学著称。但布斯对隐喻的论述也颇具前瞻性。由于其修辞学家身份,其在阐述隐喻定义、评价等方面时难免不涉及一些诸如修辞情境、修辞动机、劝说等修辞学概念,这些概念的运用极大地充实了他的隐喻观。研究对韦恩·布斯的隐喻观作了梳理与分析,主要阐析了布斯对隐喻的概念本质、评价等方面的理解,分析了布斯的隐喻观与西方修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其理论贡献和局限。研究发现,布斯的隐喻观较具前瞻性,有深厚的西方修辞学底蕴,为后来的隐喻研究作了重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4.
经典的绘画作品感染并打动观众,是通过视觉这一感官体验来完成的。因此,在今天展览越来越多、展厅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有一些人从简单的视觉体验出发,使“视觉冲击力”这一曾经只运用于设计领域的词汇,在绘画中泛滥,进而波及工笔画领域。文章根据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品评标准,结合现代工笔画的绘画创作实践,分析视觉冲击力与经典的工笔画之间的矛盾与联系:经典的工笔画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但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工笔画不一定就是经典的画作,真正的经典作品必须具有崇高的审美本质,在经过岁月的检验后,才能焕发出像珍珠一样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5.
正一个摄影者,要想出一张好的相片,需要经常深入生活实践,走近大自然,汲取精华。江南小镇、荒山老林、悬崖峭壁、海上仙境等地,随处可见他的足迹。为了拍摄一幅好照片,他会在不同角度选择立脚点,爬上爬下,沉醉其中,全然忘记自己已到花甲或古稀之年。古人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摄影带来的快乐来说,也是一样的。在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有一群热爱摄影的社区居民。他们相聚在一起,组建了摄影沙龙,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沙龙规模不断扩大,团队活动越来越规范有序。如今,在街道组织  相似文献   
106.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李清照《如梦令》的原文及三篇英译文的及物性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古诗词英译中,语法形式和及物性的转换如何再现原诗词的意境,从而对传统诗词的翻译方法进行尝试性拓展。  相似文献   
107.
文献信息的检索与管理在当前的档案学的管理领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数据库资料的增多,有越来越多的档案室要借助于对文献信息的检索来提高管理效率,以促进工作的高效开展。本文主要是简要介绍了目前可为档案学工作者所利用的技术与软件,并简单地分析了一下如何利用文献来搞好档案管理工作,以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快速、高效的获取和利用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从英语习语比喻修辞运用的认知理论、认知观点及习语的认知解释理解等方面对英语习语中的比喻进行讨论,并结合英语习语隐喻化、分析性的认知特点,阐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只存在相对任意性,习语意义的理解是通过与习语有关的隐喻知识的积累来获得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的来往日益密切,不断地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近几年来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失,为了发扬和保护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我国壮族的传统图像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种类和形式比较齐全多样,非常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特点.同样由于自身的独特之处,为我国现代艺术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笔者通过"形""意""韵"三个方面,将传统的图形文化和现代视觉相互结合,设计出不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还具有现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中英爱情隐喻性表达的异同及其原因。隐喻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从大体上讲,中英两民族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共性,大部分英语爱情隐喻性表达在汉语中都能找到其对等的表达方式。从具体方面讲,中英爱情隐喻性表达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它们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是造成英汉两民族具有不同的隐喻性爱情表达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中英爱情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