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1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1875篇
劳动科学   110篇
民族学   497篇
人才学   450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795篇
理论方法论   898篇
综合类   9709篇
社会学   1550篇
统计学   19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97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1228篇
  2013年   1096篇
  2012年   1373篇
  2011年   1463篇
  2010年   1426篇
  2009年   1474篇
  2008年   1410篇
  2007年   1065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850篇
  2004年   740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546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段玉裁分古韵十七部,"支"脂"之"三分、"真"文"分立、"尤"侯"分立,是其重大贡献。他提出了"本音说"、"合韵说"、"同入说"、"变迁说"等,对古今语音内部的发展规律作了深层的探索。段氏第一个系统地把古诗押韵和文字的谐声系统结合起来进行上古音研究,他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语音的历史,为古音学研究开启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2.
white elephant的表层意义明白易懂,而隐含其中的文化涵义却难以从词的表象中揣摩出来;“white elephant=白象”这种“对等”而有时却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交际中非常普遍,极易造成交际障碍与失误。词语的文化涵义渗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文化学习也不能脱离语言实际。据此,本文拟从词语、习语、修辞、句子等四个层面对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予以比较与分析,以揭示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993.
建筑摄影的宗旨是用二维空间的照片表现出三维空间的建筑物 ,建筑摄影的确切概念应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建筑摄影是用摄影传播表现建筑文化与艺术 ,是其它手法所不及的。从建筑摄影分类及透视“失真”控制谈起 ,就光的微妙变化来捕捉精彩瞬间 ;用光来表现质感 ;用光的方向、品质、色彩讲述对物体视觉的影响来说明光在建筑摄影中至关重要 ,最后从实践操作角度讨论了视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建筑的营造和建筑空间的分析,尝试表述新的空间向度。向度的概念就是建筑的范畴,它包括社会的、人文的、艺术的和技术的等。有了这个向度,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建筑思维,还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建筑,证明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相似文献   
995.
作为从晚清走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殿军领袖,章太炎既继承了传统古文经学的朴学精神,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在传统经学的诠释中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方法.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文本,讨论了章太炎以<庄子>为传统资源对佛学更高境界--"随顺成俗"的标新,通过披检章氏对<齐物论>术语的重新诠释,展现其对庄子思想的时间维度上的关怀与重视,并关注由此引发的章氏子学向以<答问>为代表的经学(史学)转向,试图廓清其经、史著述思想的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996.
伍德罗·威尔逊构建世界新秩序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德罗·威尔逊在其执政时期,利用一战的有利时机提出"十四点"和战后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妄图以此来领导世界,建立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威尔逊倡导建立由美国主宰的世界新秩序决非偶然,这是由一战时期美国经济的膨胀和威尔逊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扩张主义思想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7.
"富贵"这一批评范畴在词学中被关注的程度明显高于诗文批评,这和"富贵"范畴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本身的内涵及词学批评的特性有关词的起源(民间、燕乐、秦楼楚馆)决定了词"绮艳"的本色,其繁盛时(宋)的社会风潮、文人时尚又决定了词继续流连与"温柔富贵乡"中.因此"富贵"这一范畴在词学批评中的具体涵义就在于奠基于词人深厚的学养和博富的才情基础,词创作要既脱却穷酸寒俭之俗态,又不仅仅以镂金饰玉的财富的铺陈刻画为能事,而是超越刻意的"富"的外在形态的描摹,追求天然的 "贵"的内在气象和神韵,营造出一种雍容典雅、风流闲淡、含蓄蕴藉、旖旎优美的气韵,如此"格高气逸,韵远思深",方为真知"富贵"之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998.
施蛰存的<阿褴公主>与郭沫若的<孔雀胆>题材相同而大异其趣:<阿褴公主>注重市民趣味,把英雄传奇解构为世俗人生;<孔雀胆>强调政治功利,把爱情悲剧升华为"献给现实的蟠桃".二者的差异表现了现代文学的两种不同倾向:体闲与功利.  相似文献   
999.
詹姆逊将作为文体学概念的"寓言"改造为一个艺术存在范畴,认为寓言是一种再现模式,是文本不可再现历史的再现方式。历史的文体化必然走向寓言化,对文本的阐释也是一种寓言式重写。在詹姆逊的寓言理论中寄寓了詹姆逊诗学的文学理想和政治期待,这是其诗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戏曲的间离效果不是作为一种规则、理论有意识地运用,而是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前后承传,广泛存在于中国戏曲的剧首、剧中、剧尾.中国古代戏曲自始至终都弥漫在或隐或显的间离效果中.它紧紧附着于丰富的情感或趣味,和剧本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增添了整个戏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