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4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02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1747篇
社会学   204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正宝宝最近脾气大得很,什么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想法来,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像头倔驴。宝宝怎么会变得这么倔强?如何化解宝宝的倔脾气?  相似文献   
62.
杜娟 《南方论刊》2012,(1):79-81
著名语用学家梅尔强调,非言语行为语用位在适当情景下的交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行为中的此种重要性,本文继续分析了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支撑点,也借助模因学理论分析了非言语模因在语用行为中存在的神奇魔力,并且主要追溯了其强势存在的群体文化与个人文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63.
邱明明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119-124,160
本文拟从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出发,从认知的视角探索语言生成的心理机制。通过分析英语和汉语的言语失误语料来洞察语言生成过程中,不同语言单位在语言系统层面上的运作和处理方式,为了解心理机制的共性以便构建心理模式提供跨语言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本文简要介绍了言语交际策略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定义及研究状况,通过会话分析的方法,对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同一话题开展的言语交际活动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语境是否相同和对交际策略的使用程度将言语交际过程分为五种类型,从而动态解析了言语交际策略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现代汉语周遍性重复是语言诗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产物,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国风》章节的复叠,句法上形成同指性双层加合型复句句式,以满足语言形合的需要;语义上,其"总说-分述"格局体现了涵括和细节的统一;重复本身具有认知凸显功能,其信息过量现象在说理性语篇中还可视为一种语言顺应策略。  相似文献   
66.
针对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系统存在的谐波问题,将三相四桥臂有源滤波器作为研究对象。在谐波电流检测和电压环控制方法已知的基础上,主要对电流环的控制算法进行研究,针对电流环控制选用传统PI控制方式时,动态响应速度较快,但存在稳态精度不高的缺点。而电流环控制选用重复控制时,动态响应速度不高,但存在稳态精度较高的优势。因此,为了弥补各自控制的不足,决定将PI控制与重复控制并联使用,并通过Matlab搭建了仿真模型。对比不同控制方式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I和重复控制并联的控制方式,既可以通过重复控制改善补偿精度,又可以用PI控制加快响应速度,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7.
中式英语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语言学界和英语语言教学界的热点问题。经过学者们多方面的尝试与研究,近期国内的语言学和社会学研究出现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即对言语社区进行语感测量。本文顺应这一思路与方法,从言语社区群体语感这个角度出发,研究某特定社会群体(某中学学生群体)对汉语语感的认知程度,以及认知结果与其不规范英语的输出的关系,试图为中式英语研究另辟蹊径,同时为英语基础教育提供经验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68.
符号分为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两种,其中非言语符号指的是除了言语之外传递信息的交际方式。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艺术作品中,许多信息都是通过非言语符号传播的。非言语符号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等。通过对电影《唐人街探案》中的非言语符号进行分析,进一步解读出电影场景中非言语符号的意义以及导演所要对观众表达的电影的深度思想。  相似文献   
69.
70.
蓄意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语料,它体现了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规则。通过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蓄意歧义现象及其制造的不同效果,可以促进语言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整个语言体系,以及包含语用学、词汇学、语音学和语法在内的语言体系分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