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27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551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学家奥斯汀在他的语行为理论中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指事、以行事和以成事。我们借用奥斯汀的以指事之称,认为语中的禁忌语也是“有所指”,指代的是客观世界中人们所避讳的事物和理念,因此被禁忌。禁忌语的“有所指”大致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称语类、专有名词指称语类、普通名词指称语类三个类别。人们之所以禁忌这些语,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张载之学以六经为本而不废佛道精髓,尤其重视老庄的思想资源。张载认为,庄子明“理”但过于极端,终以之为梦幻。张载认可庄子所明之理,而批评其过、过动,并常以庄子为鉴,警示学者。张载强调,学者当立心求道以明理,使天德得以盛大,使仁义能熟于内外,使天地之性与帅能在自身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33.
《儿女英雄传》与《型世》在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差异表现在:《儿女英雄传》双音节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高于《型世》。的作为领格标志词在《儿女英雄传》中极为常见,使用状况几乎与现代汉语之用法无异,而在《型世》中则未见用例。《儿女英雄传》中第一人称代词,尤其是我、我们、咱、咱们等,与其他短语的结合能力明显增强。《型世》保留了明末南方方中的常见代词,而《儿女英雄传》反映的则主要是当时北京这一地区的代词系统的特质。  相似文献   
34.
辞赋是亦诗亦文之体.它的句式是在吸取先秦诗骚艺术经验基础上,由一批天才赋家渐次创造出来的.其字数以四、六、三为基干,形式以对偶为主而骈散结合,既有散文的灵动之气,更有诗歌的整齐之美,摇曳多姿,美不胜收.这种优美的句式不仅是辞赋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后世诗文有不少体式从辞赋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35.
三言两语     
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小华山街道计生办与市建委、公安派出所、工商所联合开展了对辖区所有建筑工地和出租房屋、经营门面的流动人口清理摸底工作,有效落实了服务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6.
1636年出版的<达道纪>,由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高一志"手授"、山西地方官吏韩云"纂述".该书作为西方政制人伦的"语录"汇集,取材于古希腊和古拉丁文学,编译成中文共355条;并以中国传统的"五伦"为原则,编排成五类,着墨最多的是君臣(158条),其次是朋友(122条),再次分别是兄弟(31条)、夫妇(23条)、父子(21条).<达道纪>处于儒家、基督宗教和斯多葛学派几大传统的交汇之处,目的却不是要建立一本历史档案集,而是借助于贤人的格,试图培养起某种政治伦理的态度.尤其是从对君王之修养、君臣关系、拒绝暴力、平民主义的君主制度以及法治、经济、税务政策等问题的分析看,该书发挥了西方古代的政治修养,并且与儒家传统相结合,建造起了一个道德榜样,旨在教导人们如何趋善避恶.晚明耶稣会传教士在<达道纪>中所表达的西方古典政治学,鲜明地体现了古中国和古西方在政治观念上第一次相遇的奇特情形,极其有助于深化目前的西学东渐研究.  相似文献   
37.
三言两语     
广西忻城县充分利用节假日.利用标语彩绘、文艺节目和农家书屋等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宣传计生知识和各项优惠奖励政策,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让计生各项政策和婚育新风融入到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38.
文章通过维吾尔语后缀"siz"关系形容词概念结构的古今对比,揭示出后缀"siz①"的古今运用发生的变化:现代维吾尔语"抽象名词+siz"中的抽象名词象征着原子论世界观中的偶性,"抽象名词+siz"的概念结构隐喻地表达着"偶性"和"实体"的关系及存在方式;人们将存在于时空中的事物性质表达为"抽象名词+siz",体现了维吾尔族曾经对"绝对存在"的非理性宗教认知。  相似文献   
39.
有个渔夫,是个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爱立誓。即使誓不符合实际,8头牛也把他拉不回头。  相似文献   
40.
李友广 《文史哲》2012,(3):72-80
儒家性论思想在先秦经历了从心、性分到心性合一的模式。"心"字于西周时期很少与其他身体器官并举连,其道德性亦不明显;春秋时期,心的意涵得到丰富与拓展,逐步向标志主体性特性的哲学范畴演进。"性"字于先秦主要经历了从生到"眚"的演进,金文"眚"字既具有甲文"生"字状物、摹物之特点,又因其向"性"字的过渡而具有了"心""生"形体结合的某些特点。在郭店简阶段,尽管心、性皆为内在之物,而且用法也较为含混,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了心重于性、心性渐为合一的思想趋势;在孟子阶段,由于其以心善性善的理路,使心、性范畴得以真正被联结了起来,从而让心性合一模式在此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