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15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然要求和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型。思维方式是社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近代以来思维方式转型之所以没有彻底完成,主要原因是转型的现实社会物质基础没有产生。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新的社会生活为思维方式转型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02.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和“计划和市场都得要”,是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取向的两个最重要的论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总体,如果把它们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或者以这个否定那个,强调一方淡化另一方,都会导致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严重失误和损失。  相似文献   
103.
104.
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绩效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建构,而持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说明了这一改革取得了资源配置的最佳结果。从下面的表1可以看出经过30年改革,GDP的值的变化即是对体制改革后的资源配置效率的例证。  相似文献   
105.
旅游规划对旅游市场及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直是各学派争议不休的话题,特别是我国旅游业因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影响,旅游规划与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暴露出来,旅游规划的低效率、滞后性与缺乏可操作性变得更加突出,人们也逐步认识到旅游资源利用中的产权界定、产权保护及规划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6.
政府经济管制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国安 《学术研究》2002,(11):31-34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管制与计划经济下的政府管制在形式上似乎没有差别 ,但实际上在产生的原因、功能、范围、与经济自由的关系、手段、与市场的关系、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这种差别决定了在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对在计划经济中实行的政府管制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即建立新型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由社会经济背景条件——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经济体制结构和经济运行轨迹三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指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运行机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必然合理的选择,它反映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同时,这一运行机制又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系统中的“主导运行机制”;新的运行机制得以建立的基础障碍就是国家所有制,改革国家所有制,塑造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实现新型运行机制的主体性前提。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以国有制为基本框架的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调节制度事实上是一种板块式调节,其中的指导性计划是失效的。笔者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质是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10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于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进行着持续的地方分权取向的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中,地方分权改革从程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毛泽东所推动的地方分权改革留给中国复杂的历史遗产。它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计划经济的特征,并为改革时代的市场化转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0.
二千年封建专制中的“家长制”和“官本位”、建国后的“政治运动史”以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转型期腐败发生的历史根源。“官本位”体制是产生腐败的制度性根源。而人文衰则制难立,只有清理这三大“遗产”,以创制改制来消解旧体制的弊端,把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现代民主、法治、科学、自由之精神相结合,进行新的人文启蒙和道德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