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15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且使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具有同一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82.
本文讨论了1949—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得失利弊,阐述了1979—1999年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的确立,勾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笔者认为,从1949—1999年,我国虽然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深层却经历了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换代”,对这一实践历程进行理论思考,对于重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3.
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互动结果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政府与市场的认识由最初的国家高度主导、借用市场形式的管制经济阶段到打破计划与市场完全对立的二元格局,最后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新局面。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包含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着力完善经济治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加强政府与市场的法治化保障等基本经验。新阶段,通过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进和实践轨迹,总结继续探索政府和市场良性关系的基本经验,从而深刻认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的内在逻辑,为继续探索良性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奠定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84.
朝鲜的财政是执行国家经济计划的工具,具有地方预算被包括在国家预算之内等特点;金融制度具有附属于财政制度、金融机构主要以银行为中心组成等特点。金正恩执政后,虽然为扩大财政收入规模和提高银行储蓄率做了部分调整,但未对财政金融制度本身进行改革。这会加剧通货膨胀,阻碍企业的发展、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利于“货币循环结构”和“根据元的统制”。展望未来,朝鲜财政金融制度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在坚持现有财政金融制度的框架下,做局部调整,但这不利于经济增长;另一种是导入市场调节机制,建立以价格信号为导向的现代财政金融制度,这很可能成为必然,因为这才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85.
市场型计划经济是一个既有别于纯粹市场经济,也区别于市场和计划相混合经济,更不同于政府官员拍脑袋的行政型计划经济的范畴。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导致市场型计划经济模式,是以厂商能够获取完全信息为基本条件,以新科技成为市场资源配置主角以及整个社会实现顶级科技水准为前提。市场型计划经济之所以被视为一幅图景,是因为它具备了理论探索价值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又不具有现实意义的缘故。针对大数据时代资源配置方式有可能会改变的情况,我们需要搞清楚信息是不是完全来源于大数据以及怎样来源于大数据,需要弄明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会形成什么样的科技水准,需要解说人类挖掘和搜集大数据的方法、途径和技术条件配置,需要解释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将会使以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为载体的“算力和算法”推至什么样的高度,需要解释“算力和算法”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才有可能准确预判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其结构。通过重点分析人类挖掘、搜集、储存、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大数据的科技水准变动,力图通过顶级科技水准对市场型计划经济有没有可能实现的逻辑进行考量。关于对数字经济未来发展与市场型计划经济图景之相关性的探讨,不夹带任何主张计划经济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