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343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681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传统的说法,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一直到《切韵》时代都分为两类,喻母三等归匣母,喻母四等归定母(有人认为喻母四等与定母相近但并不归定)。近来有的学者提出了"古以母读同晓匣母,并非后来有的方言现象"这一论点,并以《论语》、《诗经》等文献中"乎"与"与"作疑问语气词时语法意义相通这一语言现象"作为古以母读同晓匣母"的一个证据。本文针对这一观点,对《论语》中"乎"与"与"的用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论语》中"乎"与"与"作疑问语气词时语法意义相通这一语言现象不能成为"古以母读同晓匣母"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72.
<论语>是儒学文化的源头.本文就<论语>中孔子言"孝"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笔者认为"孝"的文化内涵除了"善事父母"外,还应包括统治者的"慈惠爱民",从而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一种为政之道与成己之方.并且,"孝"的实践意义,致力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与对社会及家庭的责任感,无论古今,皆归于此.  相似文献   
73.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随之而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拜金主义盛行,腐败相当严重,人们的信仰随之而缺失,道德随之而失范,精神随之而迷茫.《论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孔子的道德修养观,它对于人们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君子人格,促进身心和谐等,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汲取《论语》智慧,来感悟人生哲理,从而寻找到我们曾经失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4.
威妥玛的<论语>英译本迄今少有人提及.文章从<论语>的英译及其研究、威妥玛的生平简介及翻译目的、威妥玛译本的情况介绍及其简评等几个方面对威妥玛的<论语>英译作简要介评.  相似文献   
75.
思维方式的单一 ,理论资源的匮乏 ,以及不愿或不能全面占有研究对象的全部资料 ,导致“论语派”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支离破碎情形。现提出以现代性的反思者为“论语派”定位 ,以文化批判视角讨论“论语派”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生态的互动关系 ,以文学审美立场揭示“论语派”的价值系统、符号系统、感情系统的内在构成及联系  相似文献   
76.
黄云明 《河北学刊》2001,21(5):114-117
表文着重论述的是日本思想家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的经济伦理思想。文章首先说明涩泽荣一是怎样将《论语》所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念和西方工商文明的价值观念融合在一起的,其次介绍涩泽荣一如何在《论语》的基础上论证经济发展的合理性,最后介绍的是涩泽荣一倡导的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其它几个伦理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7.
唐代女子家教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源远流长的家教发展史上,唐代家教颇具时 代特色,而这一时期女子家教的成功,便是其特色之一。唐代女子家教比较开明,对当时 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本文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资本等相关理论,来探讨于丹现象背后有关社会分层、资本争夺、传媒等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79.
<论语>文本编定之后,最早为之作注的是汉儒,因而汉儒的<论语>注在论语学史上居于首要和重要的地位.但囿于时代和学术思潮的影响,汉儒<论语>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阐释方法简单;思想认识片面;征引文献错误等.  相似文献   
80.
人才是管理之宝,有好的人才是治理好一个国家或管理好一个组织重要的要素.孔子亦高度的重视人才的重要性,然而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学在官府"的时代.因此,孔子才创办了"私学",使平民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为社会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