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2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82篇 |
劳动科学 | 38篇 |
民族学 | 17篇 |
人才学 | 40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749篇 |
理论方法论 | 124篇 |
综合类 | 1764篇 |
社会学 | 163篇 |
统计学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204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201篇 |
2009年 | 234篇 |
2008年 | 253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88篇 |
2005年 | 167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王新元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42-144
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程序作为审前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证司法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的双重价值。多年的司法实践表明,证据交换程序并未有效发挥作用。应当通过提高立法阶位、完善证据交换程序规则体系、建立科学的证据失权制度等,使证据交换制度更加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02.
广义量词理论是现代逻辑学、理论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交叉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利用广义量词的单调性可以解释或判断自然语言推理的有效性。对此有十二个事实和十二个推论可以印证。此项研究对计算机科学中的知识推理和广义量词理论的发展都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黄健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4-92
前广东省恩平市副市长陈培根受贿案一审判决书显示,被告人家属退赃数额多于检察院指控的以及法院裁判认定的受贿数额。从证据学的角度看,退多判少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认定受贿数额的司法证明活动存在证据短缺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事实认定的模糊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司法证明不受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制约。威格莫尔证明图示有助于理清案件现有证据及待证事实之间的关系、展示证明思维的合理性、反思证明过程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4.
刘海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16-18
在民事诉讼中,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受利益的驱使,双方当事人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有时会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为了规范当事人收集证据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初步构建了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这一制度在相关概念界定、操作程序、是否对非法证据区别对待等方面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05.
李海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7-101
我国民事再审新证据的立法层次不高,规定不甚明确,导致司法人员理解差异较大,适用时掌握标准不统一。类似案件的裁判结果出现差异,有损裁判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司法实践中应当适度从宽掌握认定新证据的标准,科学合理地界定再审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6.
王明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40-4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源于美国法制,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立法亦深受美国法制的影响。从比较法视角,对中美两国有关排除非法证据的适用阶段、启动程序、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以及救济程序等程序性内容进行对比与评析,以期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和反思,并探求我国语境下应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而谋求对其改进与完善之道。 相似文献
107.
宁新海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各级人民法院都在强调当事人当庭举证、当庭质证 ,法官当庭认证 ,以此作为克服庭审形式化的一剂良药。但是 ,如果我们忽视与庭审相配套的相应的庭前改革 ,当事人当庭举证、质证 ,法官当庭认证只能是一句空话。本文通过介绍美、德等国审理前准备阶段的证据交换程序 ,分析了我国相应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我国建立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证据交换制度的具体操作构思。 相似文献
108.
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质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庭审,本质上由举证、质证、认证构成,质证是中心环节。质证即控辩双方针对在案件中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辩驳的诉讼活动。质证的内容是证据的许容性与证据能力。在司法实践中,质证困难之根源在于举证困难、无交叉询问规则、缺少庭前证据交换的制度、控辩双方无法均衡对抗等。为达到质证的实质目的,应采取的对策包括从立法上设立保障作证与强制作证之规则,设立交叉询问规则,建立“证据先悉”程序等 相似文献
109.
统计推理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推理,在进行统计推理时出现谬误也是常有的现象。这些谬误或者是由于前提不真实,即收集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总体的属性;或者是由于分析不合理,即对统计数据的整理不能合理地推出一般结论。其产生的原因,有的来自于外界干扰,但更主要的则来自于主观偏见──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统计谬误妨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因此,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早已是当前刑事诉讼法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但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引进照搬的层面,制度的引进必须考虑产生和适应的环境,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对“毒树之果”应予以阻隔,有条件地进行非法证据排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