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与案件存在客观联系的事实被认知,并且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储存数据、保存资料已显示出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种类的修订,重新界定了视听资料这一法定证据的内涵,在新的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如何审查视听资料证据效力、证据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2.
张兆利  王晓芹 《老友》2013,(10):54-55
退休干部石某在工作多年后攒下了一笔钱。2012年年底的一天,他的一位亲戚陈某来到他家里哭诉自己生意亏本,孩子又突然生病,请石某帮助解决燃眉之急。石某毫不犹豫地拿出2万元钱交给陈某,忙乱之中没有想到让陈某出具借条。一晃半年过去了,陈某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石某只好上门讨要。谁知陈某矢口否认,石某一气之下将陈某起诉到法院。但因石某没有任何借据,又无旁人作证,法院对石某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83.
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存在基础价值理念错位、片面追求诉讼效率而牺牲实体公正、具体制度设计严重脱离国情等缺陷,这些缺陷导致证据规则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困境。证据规则应树立发现真实的基础价值理念,对举证时限、举证责任的分配、非法证据排除等具体制度作出符合国情的修订,以保障证据制度发现真实之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84.
与其他传统民事证据相比,法官在认定民事电子证据证明力时往往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采信率不高、判断标准不统一等司法困境已经严重制约了民事电子证据用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之功能的发挥。该司法困境的形成是民事电子证据自身的专业性和自由心证制度下法官认知的差异性双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解决之道在于自由心证的客观化制约,这与民事电子证据之体系定案的应有之义——“客观的印证”是相契合的。具体进路在于通过量化民事电子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程度,构建起民事电子证据证明力的数值权重,为法官的认定活动提供直观的数字化参考。概率统计中的贝叶斯定理是一种科学的量化方法,其基于人们所具有的知识,用概率来度量人们对一个不确定事件的真实性的相信程度。但是,人们要用工具理性和司法公正的眼光去看待它在民事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中的运用,以避免自由心证之证明制度的丧失以及算法偏差影响客观化效果。  相似文献   
85.
讯问笔录的概念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讯问笔录不在刑事诉讼法规定七种证据之内,但它在司法实践中又作为证据使用.讯问笔录具有综合性,不仅有书证的特性,而且有言词证据的特性.影响讯问笔录的证明力有哪些因素,如何提高讯问笔录的制作质量与证明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以上基础问题缺少足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6.
电子证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电子证据的特点出发 ,阐述了电子证据能否作为证据被法律采纳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分析了电子证据的证据价值 ,即分析了其证明力 ;为了确保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进行证据保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法官对电子证据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审查判断  相似文献   
87.
科学的发展使得诉讼证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日益冲击着我们的证据制度.测谎技术作为查明真相、揭发谎言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发明,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外理论界对测谎技术的应用、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测谎技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大量使用,但现行法律却未对其法律属性加以规范,这不仅使测谎结论的适用无法可依,也制约了测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8.
诉讼中亲子鉴定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亲子鉴定数量逐年增多,但我国对此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亲子鉴定领域存有很多争议性的法律问题。实践中,即使是同类型案件,由于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不同、对社会现象的认同程度不同,很可能导致不同的判决结果出现,严重影响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尽快在立法环节上就亲子鉴定问题取得突破,是统一认识、解决矛盾的迫切要求。本文拟对诉讼中亲子鉴定领域颇具争议性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亲子鉴定立法工作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9.
在我国,由于现行法律中有关司法鉴定的直接规定十分匮乏,实践中司法鉴定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严重影响了司法活动的严肃性,以致社会各界对加强司法鉴定工作规范与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2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目前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规范.本文从对鉴定结论有关基本理论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的偏差以及司法鉴定体制本身的缺陷这两方面来分析长期以来在司法鉴定结论证明力的审查判断问题上出现混乱的原因,并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在相关问题上的新规定作出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