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诉讼时效作为时效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涉及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利的法律保护。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法律规定上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重大缺陷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实务中最使人困惑的自然债务的法律效力及其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2.
从对时效制度意义及现行法律法规理解出发 ,提出未定履行期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如果没有债权人主张权利并遭到拒绝或债务人直接表示拒绝履行的情况 ,其诉讼时效不得启动的观点 ;并对我国在《民法典》制定中怎样规定诉讼时效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以保证期间的分类为依据,论述了保证期间始期和终期的确定,重点探讨了连带保证责任与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以及连带保证责任与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起算问题,并就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一般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起算问题及如何保护一般保证责任中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4.
保证期间的存在是为了防范保证人的风险,从而在债权人和保证人之间寻求某种利益上的平衡,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行使期间或者责任免除期间。保证期间的确定、始期的界定以当事人自由约定为原则、法律补充规定为例外。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都是要求债权人行使权利的期间。两者分别处于不同的阶段,相互衔接,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诉讼时效的通行分类,存在明显的缺陷,不利于诉讼时效的有效利用。通观我国诉讼时效的立法现状,合理的分类既要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划分出“普通诉讼时效”与“特殊诉讼时效”,又要根据适用基础的不同划分出“无条件适用的诉讼时效”与“有条件适用的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96.
论对日民间索偿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日民间索偿问题直至今日尚未解决,其中不仅涉及到中日两国的外交关系,还关系到相关的法律问题。针对日本国法院驳回中国战争受难者起诉的一些主要理由,我们可以从法律角度对个人起诉日本国的主体资格、日本国的国家豁免、诉讼时效和条约解释进行分析和论证。战争引起的受难者有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依据,日本国政府应承担对中国战争受难者的赔偿。同时,也可以通过外交保护的措施解决对日民间索偿问题。  相似文献   
97.
目前,无效合同所涉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在我国法律中没有相关规定,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应受诉讼时效限制,由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限制,并且该诉讼时效期间应从确认无效合同裁判生效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98.
论保证期间     
我国司法解释及实践中,将保证期间确定为除斥期间,在学说上存在较大争议,法律适用上也出现了逻辑矛盾、价值判断混乱等诸多问题.而将保证期间定性为诉讼时效,则既有理论支撑,更能实现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因此应根据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则对保证期间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99.
我国现行诉讼时效制度这一重要民法制度的不足和缺陷 ,包括诉讼时效期间过短 ,时效中止、时效中断的规定过于苛刻 ,时效延长的规定过于模糊 ,法官主动援用时效规定等弊病 ,民法典的制定应改进这些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100.
诉讼时效为现代各法域所共有之私法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我国诉讼时效立法宜置于民法总论部分,适用客体应以难以证明的请求权为限。对于诉讼时效起算点和期间变动宜进一步具体化和细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